山东园林中常绿阔叶树种的选择和应用

   2017-05-03 苗业网互联网602
核心提示:山东园林中常绿阔叶树种的选择和应用——山东省冬季寒冷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城市园林中以落叶树种构成的植物景观在冬季往往一片萧索,虽然有耐寒的常绿针叶树种可供使用,但相对于常绿阔叶树种而言,大多数针叶树种的

山东园林中常绿阔叶树种的选择和应用——山东省冬季寒冷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城市园林中以落叶树种构成的植物景观在冬季往往一片萧索,虽然有耐寒的常绿针叶树种可供使用,但相对于常绿阔叶树种而言,大多数针叶树种的色彩较为灰暗,而且树形、叶形及质感较为单一,造成了漫长的冬季园林景观单调,缺乏绿意盎然的生机。而常绿阔叶树种的色彩一般比较明快,大多表现为亮绿色,因而比针叶树种更能体现生机和活力。我国观赏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其中可供北方地区应用的常绿阔叶树种也有不少,如能加以选择、合理应用,将会显著改善冬季绿化景观,提高园林的艺术水平和观赏效果。因此,加强常绿阔叶树种的选择和应用是北方园林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植物材料的选择方面,浅谈常绿阔叶树种在山东园林中的应用前景。

一、应用的可能性

常绿阔叶树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大多数种类耐寒性较差,无法在地处温带的山东省等北方地区的园林中应用。但是经过我国园林工作者多年的引种驯化,有些耐寒性强的种类已经能够在山东各地露地越冬,并在园林中得到了应用,如大叶黄杨、女贞、黄杨等。这些引种成功的实践证明,常绿阔叶树种的耐寒性锻炼是有潜力的,而且全球气候变暖的现实,也使得植物的栽培区可普遍北移。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暖冬现象变得十分明显,表明全球气候暖周期已经到来,这使得植物栽培区普遍北移,越来越多的常绿阔叶树种进入了北方园林--而在过去普遍认为这是不可能的。

从古气候的演变来看,在新生代第三纪早期,我国亚热带的北缘约在北纬41°左右[3]。当时,包括辽东半岛、北京、河北、天津、山东在内的北方广大地区均属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地区,分布着许多喜温树种,其中包括很多目前仅限于江南分布的常绿阔叶树,如山东省中部山旺第四纪地层中发现有大量的樟属、木姜子属、榕属、金合欢属的植物化石,而且这些化石在辽宁抚顺的地层中也有发现[4]。但是随着第四纪冰川的到来,全球气候逐渐变冷,使得北方的喜温树种灭绝,而存在于南方的这类喜温树种因温度相对的温暖在不断地适应与变异存活下来,可以说目前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的很多树种就属于这一类。近期全球气温的回暖为这类植物北移创造了条件。

再者,园林树种的引种驯化和园林应用,与果树和用材树的着眼点不同。果树的引种要考虑在新的栽培区必须能够正常开花结果,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用材树则要考虑树木的干形、年生长量和材积;而园林树种则不然,只要在新的栽培区能够正常越冬,观赏部分保持景观效果即可。所以,常绿阔叶树种只要冬季无冻害发生,即使不能正常开花结果,仍可在北方园林中应用。

由于树种本身遗传特性的差异,有些常绿阔叶树种具有很强的耐寒性,它们自然分布于我国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有些分布于高山地区,如红楠、络石、扶芳藤、兴安杜鹃等,其耐寒性毋容置疑。因而开发利用当地野生常绿阔叶树种资源,也是丰富北方地区园林植物种类的途径之一。

二、适于山东园林中应用的常绿阔叶树种

据初步调查统计,目前已知有70种常绿阔叶树种被引种到山东各地,其中有些种类已经成为园林中常见的树种,对于促进园林事业发展,丰富冬季绿地景观起到了很大作用;也有部分种类因引种时间短,尚处于试验观察阶段,但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驯化程度的加深,不久将可望进入园林。如果加上适于山东应用的野生种类等,则有望进入山东园林的常绿阔叶树种可达88种。

1、常绿乔木及小乔木

目前,在山东已经引种成功的常绿阔叶乔木及小乔木至少有12种,其中应用较普遍的有女贞、广玉兰、石楠、珊瑚树、棕榈、蚊母树等,如各地用女贞作行道树及园景树已经极为普遍,常见胸径达20cm以上的大树;广玉兰在青岛和泰安可高达10m,胸径达30cm;棕榈在崂山太清宫内已经生长多年,高达4m,并可正常开花结实,近年来山东中南部多个城市选择背风向阳处应用均已成功。

已引种成功但园林应用较少的种类尚有日本女贞、樟树、光叶石楠、椤木石楠、樟叶槭、枇杷等,主要见于青岛、泰安、临沂等地。日本女贞在青岛的栽培历史比女贞还长,其耐寒性和抗污染能力也优于后者,应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树种;樟树能够忍耐短期-18℃低温,在冬季大部分叶片不会脱落,也可在园林中试用;枇杷和两种石楠在山东中南部均可正常越冬,无冻害发生,枇杷因花期正值秋冬,在鲁中的泰安常常不能正常开花,不过在鲁南的临沂则可以开花结实并能成熟。此外,据笔者估计,青冈栎、木荷等树种也有望在山东南部尤其是沿海一带引种成功,而木莲已经在崂山太清宫附近生长多年,但生长缓慢。

红楠作为华北地区唯一的一种野生常绿阔叶乔木,在山东半岛沿海及岛屿(北纬36。12’)可作为群落优势种出现,而且在日本分布的最北界可达北纬41°的青森县。本种在山东东南沿海应是一种极有前途的园林绿化树种,它不但树形优美,分枝层次明显,宛如灯台,而且叶色浓绿、新叶和果梗均呈红色,观赏价值很高。

2、常绿灌木

尽管在山东地区已经引种成功的常绿阔叶灌木有近30种,但在园林中普遍应用的仅有大叶黄杨、黄杨、海桐、凤尾兰、丝兰等少数几种。事实上,南天竹、桂花、刺桂、细圆齿火棘、狭叶火棘、胡颓子、豪猪刺、栀子、雀舌黄杨、锦熟黄杨、探春、枸骨、钝齿冬青、八角金盘、桃叶珊瑚、日本桃叶珊瑚、夹竹桃、厚叶石斑木、乌药、山蜡梅、月桂、阔叶十大功劳、油茶等在山东东南部均可顺利越冬,有些种类已经在少数地区应用于园林,能够正常生长并开花结实,如桂花、细圆齿火棘、南天竹、胡颓子等。因此,这些植物经过进一步驯化后有望在山东地区园林中普遍应用。茶树在山东各地早有栽培,虽然未作为园林树种应用,但其耐寒性已毋容置疑(可耐-16℃低温),若用于园林,冬季当无大碍。

另外,华北及东北地区的不少野生常绿灌木也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材料,如山茶、照山白、牛皮杜鹃、越橘、竹叶椒(zanthoxylumarmatum,半常绿)、沙冬青等。山茶自然分布于山东东部近海岛屿(如千里岩、长门岩等),在当地已有数百年的露地栽培历史(如崂山太清宫内有一株山茶已经有500多年了),目前在青岛市内各处常见栽培,尤其是中山公园中已经大量应用并生长良好,尽管当地曾经出现过-16.4℃的极端低温,但山茶安然无恙。此外,纬度更靠北的威海市也有栽培。因此,山茶可以作为山东东部和南部沿海城市的园林绿化树种。越橘及多种常绿杜鹃的耐寒性很强,低温不是它们进入城市园林的限制因子,相反,夏季的高温干燥才是影响它们成活的关键因素,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如高山风景区或沿海城市,可以考虑进行引种和应用。

3、常绿藤本

相对而言,适于山东应用的常绿藤本植物较少。目前有野生种类7种,如络石及其变种石血、大叶胡颓子、扶芳藤、小叶扶芳藤、胶州卫矛等。除了扶芳藤在园林中应用较多,其余种类基本未见栽培。而络石、石血、胶州卫矛和大叶胡颓子等都是优良的垂直绿化材料,络石可用于墙面绿化,因其枝叶细小、攀附力强,尤其适于表面光滑的楼面绿化,大叶胡颓子枝叶茂密、果实红色,是优良的篱垣绿化材料。

在引进的种类中,洋常春藤已经成为山东各地最为重要的垂直绿化材料,有些品种的耐寒性极强,在北京等地仍可大量应用。此外,已有引种并值得推广的尚有菱叶常春藤(h.rhombea,在青岛已经生长多年)、贯月忍冬、橙黄忍冬及其诸多品种如金红久忍冬和垂红忍冬、光叶蔷薇(rosawichuraiana,半常绿)等。

4、竹类植物

竹类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受季风影响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仅在亚洲可自然分布到温带(最北界为日本北部的库页岛)。竹子在山东各地的栽培历史非常悠久,目前,引种及自然分布的种类(淡竹和水竹等)已经至少有28种,大多数为散生竹类,而且以乔木型竹种居多,仅有少数为耐寒的丛生灌木竹类。

刚竹属为单轴散生型,多乔木,耐寒性最强,在山东各地栽培也最多,如紫竹、淡竹、桂竹及其变种湘妃竹、刚竹及其变型绿皮黄筋刚竹和黄皮绿筋刚竹、罗汉竹、水竹、黄槽竹及其变型金镶玉竹、毛竹等,其他如早园竹、曲秆竹、灰竹、乌哺鸡竹、早竹、黄古竹、篌竹等也有或多或少的栽培。他们大多耐寒性强,能够在各地正常越冬而不需要加以保护。如乌哺鸡竹可耐-23.4℃低温,早园竹、桂竹、黄槽竹等也可耐-20℃低温。毛竹至少可耐-15℃低温(甚至在河南省固始曾经出现过-20.9℃的极端最低温,引种的毛竹仍能正常生长),在山东日照、崂山等地可高达12m以上,地径达15cm。此外,青篱竹属的苦竹为复轴混生型竹类,在山东东部的栽培历史也在百年以上,青岛、威海等地常见栽培。

已引种的灌木竹类包括箬竹属的箬叶竹和阔叶箬竹以及箣竹属的凤尾竹及其变种凤凰竹等,其中前者应用较多(如济南),而后者为典型的合轴丛生型竹类,耐寒性不强,仅可在南部沿海地区应用。此外,北京园林工作者已经引种成功的菲白竹、翠竹、日本倭竹、赤竹等灌木竹类,也可在山东园林中应用,是优良的木本地被植物,值得推广。

三、小结

综上所述,常绿阔叶树种在山东地区园林中的应用前景是广阔的,至少有88种树种,包括13种乔木和小乔木、35种灌木、12种木质藤本植物和28种竹类植物可供选择。不过,在应用中首先应当明确:山东省属于暖温带,其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因而常绿阔叶树种只能在局部地区少量应用而不能作为主要树种。其次,应当充分了解各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并在栽培中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一般而言,苗期和幼树的耐寒性往往不及成年植株,因而在幼树及栽植当年应当予以防寒。再者,在树木引种过程中,应当提高科技含量,增加驯化手段,如引种过程最好是引进种子,在北方播种育苗,如此可望增加其抗寒性,选育抗寒类型,更容易适应新的环境。此外,在树种选择上,应当注意同属不同种的植物自然分布区不同,抗寒性也不相同,自然分布区较大并且偏北的树种更容易引种成功,如黄杨属的黄杨和雀舌黄杨,前者分布于华东和华中,后者分布于华南至长江流域。引种实践表明,黄杨在山东各地表现良好,基本无冻害发生,而雀舌黄杨则冬季常有冻害。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