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一些景点名称参考——中国的旅游胜地,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纯自然景观,一种是纯人文景观,一种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二者兼而有之。自然景观的旅游胜地,原有名因缺乏人文内涵,故宜采用有文学色彩的词汇。例如著名的九寨沟中的“长海”、“弱翠湖”、“五彩湖”、“珍珠瀑”等,就直接采用形容景观的词语。黄果树大瀑布、新疆天池、张家界“十里画廊”等名胜景观,也直接使用了形容词。
人文景观因为有历史内涵,其用名均与历史事件、人物、地望有直接关联。比如河北邯郸县黄粱梦村,又名吕翁祠,就与中国成语“黄粱美梦”有关。解州关帝庙,此地就是关羽原籍有,遂成武庙之祖。又如三峡中的“兵书宝剑峡”、“神女蜂”等名,均是依照历史传说而得名的。
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二者兼有的名胜,其名也兼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特点,如四川峨嵋山,便有万年寺、仙峰寺、报国寺、纯阳殿、伏虎寺、神水阁、洗象池、清音阁、雷音寺、金项等人文景观名,又有“一线天”、“白龙洞”、“洪椿晓雨”等自然景观名。
旅游地用名,因要吸引游客,展示旅游地的风采,故其用名均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园林建筑一类的观光地,其用名更须显文雅,露品味。如山西太原晋祠,内有水镜台、鱼沼飞梁、待风轩、景宜园、锁虹桥、流碧树、真趣亭、不系舟、难老泉、胜瀛楼等景点,这些景观名都有较强的文人意趣。富有文学意味是旅游胜地用名的最大特点。
旅游胜地用名的另一特点是注重名字的文化内涵,尽力要与历史传说、民间传说、神话传说、想象、观察结合起来。比如峨嵋山巨型“卧佛”、昆明滇池的“睡美人”均是后人根据山形仔细观察,并赋予文学想象而得出的景观名。
园林命名历史在中国源远流长,随着中国正在变成一个注重开发旅游资源的国家,如何给景观起名,许多人士都非常关心,兹列各个著名景观或景点的名字如下,以供参考。
长海、悲翠湖、五彩湖、珍珠瀑、黄果树瀑布、新疆天池、十里画廊、兵书宝剑峡、神女峰、四川峨嵋山、万年寺、仙峰寺、报国寺、纯阳殿、伏虎寺、神水阁、洗象池、清音阁、雷音寺、金项、水镜台、鱼沼飞梁、待凤轩、景宜园、锁虹桥、流碧树、真趣亭、不系舟、难老泉、胜瀛楼、苏堤春晓、平湖秋月、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断桥残雪、五溪山色、桃岩瀑布、舒潭印月、东岩晏坐、平冈积雪、化城晚钟、莲峰云海、九子泉声、天柱仙踪、天台晓日、石梁飞瀑、赤城栖霞、华顶秀色、铜壶滴漏、琼台夜月、桃源春晓、龙门浩月、洪岩滴翠、黄葛晚渡、海棠烟雨、字水宵灯、金碧流香、华岳仙掌、太白积雪、骊山晚照、雁塔晨钟、曲江流饮、草堂烟雾、灞柳风雪、咸阳古渡、琼岛春阴、大液秋风、玉泉趵突、西山晴雪、蓟门烟树、卢沟晓月、居庸叠翠、金台夕照、桂林晓岚、訾洲烟雨、东渡春澜、西峰夕照、尧山冬雪、舜洞薰风、清碧上方、栖霞真境、扶胥浴日、大通烟雨、海山晓霁、石门反照、蒲涧濂泉、珠江秋色、光孝燕堤、菊湖云景、绝顶远眺、春山杏林、翠峰云断、卢师夕照、勤政殿、丽瞩楼、绿云舫、虚朗斋、璎珞岩、青未了、驯鹿坡、蟾蜍峰、栖云楼、知乐濠、香山寺、听法松、来青轩、唳霜皋、香云室、霜标磴、玉乳泉、绚秋林、雨香馆、芙蓉坪、香雾窟、栖月崖、重翠崦、玉华岫、森玉笏、隔云钟、丽正门、勤正殿、松鹤斋、如意湖、青雀舫、倚望楼、驯鹿坡、水心榭、颐志堂、畅远台、静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观莲所、清晖亭、花港观鱼、柳浪闻莺、双峰插云、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断桥残雪、五溪山色、桃岩瀑布、舒潭印月、东岩晏坐、雨香馆、芙蓉坪、香雾窟、栖月崖、重翠崦、玉华岫、森玉笏、隔云钟、丽正门、勤正殿、松鹤斋、如意湖、青雀舫、倚望楼、驯鹿坡、水心榭、颐志堂、畅远台、静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观莲所、清晖亭、般若相、沧浪屿、一片云、苹香泮、万树园、试马埭、嘉树轩、乐成阁、宿云檐、澄观斋翠云岩、罨画窗、凌太虚、千尺雪、宁静斋、玉翠轩、临芳墅、知鱼矶、涌翠岩、素尚斋、永恬居、红陵旭日、珠海丹心、白云松涯、双桥烟雨鹅潭夜月、越秀远眺、东湖春晓、罗岗香雪虎跑梦泉、满陇桂雨、宝石流霞、龙井问茶、九溪烟树、玉泉飞云、阮墩环碧、吴山天风云、栖竹径、黄龙吐翠、蓟北雄关、海门古塞、独乐晨光、三暮雨沽、水流霞、龙潭浮翠、中环彩练、故里寻踪、双城醉月、荧塔旋云、过溪亭、涤心沼、一片云、风篁岭、方圆庵、龙泓涧、神运石、翠峰阁、三顾堂、草庐亭、草庐牌、问梅阁、留听阁、连翠阁、浮翠阁、濯缨水阁、松籁阁、清音阁、佛香阁、藕香榭、双虹榭、木香榭、石舫、香洲对鸥舫、清晏舫、仰止亭、沧浪亭、小方亭、真趣亭、观瀑亭、修竹廊、射鸭廊、沁泉廊、长廊、姑苏台、初阳台、捉月台、水镜台、八境台、拜文揖、沈之斋、画舫斋、静心斋、韵琴斋、眺远斋、卧云室、梯云室、印心石屋、隔竹幽居、岁寒草庐、濠濮涧、抱素书屋、玉华山庄、栖月山庄、益寿堂、乐寿堂、介寿堂、乐农轩、颐和轩、荫轩、慈荫轩、景福阁、景祺阁、宝云阁、治镜阁、符望阁、五龙亭、涌瑞亭、龙泽亭、澄祥亭、滋香亭、千秋亭、万春亭、观音桥、白鹿洞、文殊台、佛香阁、妙高台、梳妆台、凤凰台、梵音洞、真人洞、张公洞、善卷洞、黄龙洞、聚仙台、山色湖、光楼、荷花四面亭、映波桥、锁澜桥、浮翠阁、碧照楼、濯锦楼、松柏交翠亭、听雨轩、听鹂阁、留听阁、清音阁、畅音阁、潮音洞、春淙亭、壑协亭、秋籁阁、韵琴斋、水乐洞、八音涧、远香堂、清香馆、秫香馆、藕香榭、木香榭、香洲玉香馆、闻木樨香林、尔耆硕之馆、印心石屋、隔竹幽居、岁寒草庐、栖月山庄、看松读画轩、枕峦亭、卧云室、待霜亭、留佳亭谊两亭、四宜轩可亭、无尽意轩、得性轩、陶然亭、江湖一勺亭、烟霞洞、石屋洞、水乐洞、紫来洞、慈宫洞、紫云洞、蝙蝠洞、金鼓洞、卧云洞、黄龙洞、冰壶洞、朝真洞、潮音洞、梵音洞、白龙洞、老君洞、仙姑洞、善卷洞、张公洞、灵谷洞、白鹿洞、仙人洞、龙隐洞、满井泉、金钱泉、卧牛泉、柳絮泉、漱玉泉、浅井泉、马跑泉、洗钵泉、白云泉、饮虎泉、黑虎泉、玛璁泉、白石泉、九女泉、琵琶泉、汇波泉、对波泉、金虎泉、珍珠泉、溪亭泉、散水泉、南芙蓉泉、朱砂泉、濯缨泉、太乙泉、腾蛟泉、静水泉、回马泉、洗心泉、古温泉、月牙泉、天镜泉、中冷泉、玉泉、谷帘泉、玉液泉、沦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怕园、曲园、惠荫园、五峰园、艺圃、南北半园、环秀山庄、鹤园、耦园、柴园、可园、听枫园、燕园、豫园、古漪园、醉白池、秋霞圃、曲水园、蠡园、梅园、耄头渚、寄畅园、瞻园、汪庄、刘庄、何园、个园、冶春园、徐园、红园、水绘园、沈园、清晕园、可园、梁园、余萌山房、趣园、画中游、濠濮涧、画舫斋、随园。
愚园味莼园
来今雨轩:源出杜甫《秋述》一文“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几句。原意是老朋友下雨仍来,新朋友下雨就不来了。现从“旧雨来,今雨不来”中截取中间三字以为轩名,意谓“日交新知,聚于一轩”。
爱晚亭:源出杜牧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陶然亭:源出白居易诗“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四美轩:源出王勃《膝王阁序》“四美俱,二难并”;
宜两亭:源出白居易诗“明月好园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揖峰指拍轩:分别源自朱熹诗“前揖芦山,一峰独秀”与高启诗“人来问不应,笑指庭前柏”;
濯缨水阁:源出《楚辞》“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留听阁:源出李商隐诗“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仰止亭、景行桥:源出《诗经》“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面水轩:源出杜甫诗“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翠玲珑:源出苏舜钦诗“日光穿竹翠玲珑”;
夕佳楼:源出陶渊明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柳桥:源出杜甫诗“柳桥晴有絮”;
镜桥:源出李白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练桥:源出谢眺诗“澄江静如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