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扑救面景观设计

   2018-01-18 苗业网苗业网1276
核心提示:在满足消防扑救面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本着“防消结合”、“平战转换”的原则,对消防扑救面进行景观的优化提升,尽可能高效利用资源,创造多功能且怡人的住区环境,从视觉感受及景观体验上为客户创造更舒适的空间,并

消防扑救面景观设计

在满足消防扑救面规范要求的前提下,本着“防消结合”、“平战转换”的原则,对消防扑救面进行景观的优化提升,尽可能高效利用资源,创造多功能且怡人的住区环境,从视觉感受及景观体验上为客户创造更舒适的空间,并创造更符合生态效益的环境,这才是双赢的局面。

消防通道和消防扑救场地,是高层建筑规范中固化的板块。随着国家建筑防火规范执行越来越严格,受到消防车道、消防扑救面的限制,住宅小区景观区域产生大面积硬地,如果处理不好,十分碍眼。

传统项目中的消防扑救面,一般是按照建设规范,直接设置为硬质铺装,不考虑与景观效果的结合以及客户使用的舒适及便捷性,做出来的效果往往都很low。

大面积的硬地,毫无美感可言,对于建筑物也没有遮挡,无论是视觉上还是心理上都让人非常不爽;除了交通功能,其他功能单一,土地的实际使用率低下;硬质铺装或仅有草坪铺地,整体生态效益低下;当然,这都是一些不走心的开发商呈现出来的效果。

但也有不少开发商,会很好地将消防扑救面和景观结合起来,打造出既有美感又功能丰富的空间,整个将逼格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先来几张图随意感受一下:

登高场地范围内的低矮植物栽植,因各地的消防扑救面要求不同,建议可改成低矮植物、植草格、硬质铺装等选配做法。结合景观特色种植,观赏性高。

消防扑救面景观设计的五种方法:其实,凡是有点追求的开发商,都不应放任自己的住宅小区出现上面这种光秃秃没看点的硬地。一般而言,消防扑救面处理好,还可以形成景观卖点,常见的就有5种设计处理方式。比如与儿童活动空间、运动空间、聚会空间等的结合。

一、儿童空间:考虑色彩丰富的铺装,结合少量儿童器材,布置花灌,提升场地的活力。

1、功能布局

(1)、儿童板块适合较大面积的场地,如72X10m的场地。

(2)、满足消防扑救面的设计规范,场地上不得出现妨碍登高作业的高大乔木,灯杆或构筑物等。

(3)、由曲折变化的跑道贯穿场地,串联5个不同的儿童活动场地,趣味迷宫区、与老人活动结合的亲子玩耍区、乒乓球活动区、绘画课堂区、植物认知区。

2、交通流线布置要点

(1)、平时正常通车的消防登高场地区域,设置儿童游乐、运动等人群密集型活动存在安全隐患。在满足住区消防登高作业的基本条件下,尽量设置人车分流的安全交通流线。

(2)、交通流线上,保证4m的正常通车道路,并以绿化或过度场地,将集中的活动场地与车行道分离开。

3、儿童活动设施布置

(1)、大量采用可移动式的儿童器械,如小木马,摇摇椅,音乐器材,幼儿乒乓球桌,休闲座椅等。

(2)、儿童板块铺装采用色彩丰富的塑胶材料,保障安全的同时,起到对儿童的视觉吸引。

(3)、影响消防登高作业的构筑物,如学习墙,布置在消防扑救面范围以外,结合场地打造半围合空间。

二、运动空间

1、功能布局

(1)、运动板块适合较大面积的场地,如72X10m的场地。

(2)、满足消防扑救面的设计规范,场地上不得出现妨碍登高作业的高大乔木,灯杆或构筑物等。

(3)、由50m比赛跑道贯穿场地,串联4个不同的场地,基础热身区、乒乓球活动区、休息加油区、羽毛球活动区

2、交通流线布置

(1)、平时正常通车的消防登高场地区域,设置儿童游乐、运动等人群密集型活动存在安全隐患。在满足住区消防登高作业的基本条件下,尽量设置人车分流的安全交通流线。

(2)、交通流线上,保证4m的正常通车道路,并以绿化或过度场地,将集中的活动场地与车行道分离开。

3、设施布置

(1)、大量采用可移动式的运动器械,如基础健身器材,乒乓球桌,羽毛球杆,休闲座椅等。

(2)、运动板块铺装采用色彩丰富的塑胶材料,利用色彩的不同来划分各个运动场地,运动场地与休息场地穿插布置,保障运动安全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3)、各个不同场地之间利用低矮植物进行适当分割围合,让人感觉是在自然进行运动。

三、老人活动空间

1、功能布局

(1)、老人板块适合较小面积的场地,如40x10m的场地。

(2)、满足消防扑救面的设计规范,场地上不得出现妨碍登高作业的高大乔木,灯杆或构筑物等。

(3)、以大面积的老人专属活动场地为主,穿插植物形成轻松的氛围。

2、交通流线布置

(1)、平时正常通车的消防登高场地区域,设置儿童游乐、运动等人群密集型活动存在安全隐患。在满足住区消防登高作业的基本条件下,尽量设置人车分流的安全交通流线。

(2)、交通流线上,保证4m的正常通车道路,并以绿化或过度场地,将集中的活动场地与车行道分离开。

3、设施布置

(1)、结合老人专属活动进行场地布置,设置有卵石步道,带有点阵式铺装的太极场地,室外休憩的座椅,可供老人进行自由的活动。

(2)、植物上考虑多用低矮灌木穿插于场地内,营造适合老人的生态型场地。

四、聚会模式

1、功能布局

(1)、聚会板块适合较小面积的场地,如40x10m的场地。

(2)、以硬质铺装+植物绿带为主,生态绿化,景观观赏性较好,

(3)、适合10人以上的较大聚会活动空间。

2、交通流线布置

(1)、平时正常通车的消防登高场地区域,设置儿童游乐、运动等人群密集型活动存在安全隐患。在满足住区消防登高作业的基本条件下,尽量设置人车分流的安全交通流线。

(2)、交通流线上,保证4m的正常通车道路,并以绿化或过度场地,将集中的活动场地与车行道分离开。

3、设施布置

(1)、结合建筑出入口布置最大的自由活动场地,摆放情景雕塑形成场地的核心聚集点。

(2)、设置可移动式的外摆座椅,根据场地的大小和聚会人数可自行变动形成自由的聚会空间。

(3)、种植两种不同的花灌穿插于场地内,不仅围合空间,更形成视觉上的层次感。

其中,聚会模式还可以适当进行变化。比如,依照景观设计线性对扑救面板块形式做适当变化,更符合景观美感。设计以硬质铺装为主,实用性较广。适合10人以上的较大聚会活动空间。

设施一般以木质坐凳,基础健身设施,休闲座椅(可移动)为主。

另外一种是以硬质铺装+景观绿化为主。适合2—4人的较大聚会活动空间。配置设施主要为休闲座椅(可移动)、装饰小品(可移动)。

五、规则式观赏景观

1、设计要点

(1)以景观绿化为主。具有景观观赏价值,无活动参与性。

(2)设施:装饰小品(可移动)。

(3)场地结合景观设计语言,以植物绿化为主,增添可移动的装饰小品,提高景观观赏性。

另外还有一种方式是以景观绿化为主,具有景观观赏价值,缺乏活动参与性。一般以植物绿化为主,增添可移动的装饰小品,提高景观观赏性。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