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缘植物、植物造景在景观建筑中密不可分,园林建筑属于园林中以人工美取胜的硬质景观,是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体;植物体是有生命的活体,有其生长发育规律,具有灵动的自然美,是园林构景中的主体。建筑与园林植物之间的关系应是相互因借、土自互补充,园林建筑和植物的配置如果处理得好,可互为因借、相得益彰,使景观具有画意。
一、建筑与攀缘植物、植物造景的关系
一组优秀的建筑作品,犹如一曲凝固的音乐,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但终究还缺少些生气。园林建筑是构成园林的重要因素,但是要和构成园林的主要因素——园林植物搭配起来,才能对景观产生更大的影响。园林植物与建筑的配置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处理得当,二者的关系可和谐一致。植物丰富的自然色彩、柔和多变的线条、优美的姿态及风韵都能增添建筑的美感,使之产生出一种活泼而具有季节变化的感染力、一种动态的均衡构图,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更为协调。
园林建筑属于园林中以人工美取胜的硬质景观,是景观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结合体;植物体是有生命的活体,有其生长发育规律,具有灵动的自然美,是园林构景中的主体。建筑与园林植物之间的关系应是相互因借、土自互补充,园林建筑和植物的配置如果处理得好,可互为因借、相得益彰,使景观具有画意。
二、建筑与植物配置的相互作用
植物可以使建筑物和环境相融合,而景观建筑则又把各种植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更好地表现了景观的美观效果。
1、植物配置对园林建筑所起的作用
植物配置使园林建筑的主题和意境更加突出,依据建筑的主题、意境、特色进行植物配置,使植物配置对园林建筑主题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通过植物配置的多样性、灵活性可以打破园林建筑生硬的关键,有助于软化园林建筑的呆板生硬的线条。植物的给人的印象是柔软、曲折、婀娜多姿,迎风飞舞的感觉,而建筑物给人的则是较为生硬、机械的感觉,在进行配置园林建筑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时,可以协调这两种感觉,以实现和谐的平衡,同时也可以丰富园林建筑的趣味性,使园林建筑景物变得丰富多彩。对植物进行一定层次、空间的设计,不仅可以造出生动的景观,还能增强园林建筑的空间感,层次感,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增加园林建筑的多样性。
2、园林建筑对植物配置的作用
园林建筑为植物的配置提供空间,土壤,且能改善植物的局部小气候。建筑的外环境、天井、屋顶等对阳光雨水进行控制,同时,通过建筑的遮、挡、围的作用,能够为各种植物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园林建筑对攀缘植物、植物造景起到背景、框景、夹景的作用,植物的配置必须根据园林建筑提供的背景和框架来进行,和植物一起组成优美的构图。园林建筑、匾额、题咏、碑刻和植物共同组成园林景观,突出园林的主题和意境。而园林建筑的风格和功能也为植物配置提供了一定的主题和风格。
三、不同风格的建筑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的配置应依据园林建筑来进行配置,从而更好的突显园林建筑的主题、丰富园林建筑的意境、凸显出了园林建筑的风格与特色。每座建筑都有各自不同的风格、历史背景、和功能,建筑的植物配置应和建筑的风格和谐统一,不同功能、类型和历史背景的建筑,以及建筑的不同位置要选择不同的植物,采取不同的配置方式,以衬托建筑、协调和丰富建筑构图,赋予建筑以时间季候感。
1、古典园林中的建筑与植物配置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典园林众多。由于园主人身份不同以及园林功能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园林建筑风格各异,故对植物配植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多在北京),如颐和园、圆明园、天坛、故宫、承德避暑山庄等。园林建筑为了凸显皇家的威压和严肃,为了反映帝王的皇家气派和至高权力形象,宫殿建筑群往往大都具有占地较广、个体宏大、耗资巨大,并且都采用了金碧辉煌、色彩浓重的厚重艳丽色彩。同时在设计上也注重雕廊画栋以及宏伟高大的风格,通过布局规整来体现出皇家帝王等级分分明的特点。而这些气势宏大、色彩浓重以及严整的布局则为植物的配置提供了一定的选择原则,也必须符合这种皇家的气势和格调,才能相映生辉。常用观赏花木有松、竹、梅、樟、兰、菊、柳、荷、玫瑰、茶花、迎春和牡丹等。中国传统的树种,如海棠、银杏、国槐以及芍药、松柏等等植物本身具有姿态苍劲,意境深远,气势庞大的特点,是布置皇家园林建筑的最佳选择。一般多行规则式种植,与色彩浓重的建筑物相映衬,形成庄严雄浑的园林特色。彰显帝王对皇朝的兴旺不衰和万古长青的愿望。
2、江南私家园林中的建筑与植物配置
江南古典私家园林面积不大小巧玲珑、精雕细琢,其代表是苏州园林。江南是水乡,是水的故乡,其温婉柔弱、才子佳人的文化底蕴决定了其园林建筑也是精雕细琢、小巧玲珑、临水而建。常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再现大自然的景色,以“咫尺之地”进“城市山林”,建筑以粉墙、灰瓦、栗柱为特色,用于显示文人墨客的清淡和高雅。植物配置重视主题和意境,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意境,在景点命名上体现建筑与植物的巧妙结合,多于墙基、角隅处植松、竹、梅等象征古代君子的植物。植物配置响应地显示文人骚客的淡雅和清高,反应深受上天厚爱的才子佳人的痴情与细腻。而素有四君子美誉的梅、兰、竹、菊成了首先,梅花象征着文人墨客的孤傲不羁,竹子体系文人的高风亮节,兰则体现出文人佳人的淡雅清新,菊也体现出江南文化的孤高与淡雅。再如“海棠春坞”,以海棠果及垂丝海棠来欣赏海棠报春的景色。
3、寺庙园林中的建筑与植物配置
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四大类型之一的寺庙园林,其植物配置自然遵循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原理与方法。除此共性之外还有其独特的个性,具体表现在儒道佛对自然的态度、寺庙与植物的关系、寺庙园林植物配置方法与寺庙园林植物选择特点等。寺庙与植物的关系,既是美学的,又是宗教的。寺因木而古,木因寺而神。国古代的建筑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方式,风雨剥蚀,难以久长,几十年或百年后,便需修葺重建,因而很少有古意。而名木古树不仅高耸巨大,“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三千尺”,具有强力的形体美,且皴痕记流年,给人以幽深古远的历史沧桑感。曲阜“三孔”之一的孔林,总面积200hm2,树木4万余株,“古柏森森聚虬龙,石麟含笑坐春风”。北京卧佛寺内娑罗树“大三围,皮鳞鳞,枝槎槎,瘿累累,根抟抟,花九房峨峨,叶七开蓬蓬,实三稷陀陀,叩之丁丁然。周遭殿墀,数百年不见日月”。此外寺院、陵园建筑这些场所主要体现其庄严肃穆的场景,多用油松、圆柏、国槐、七叶树、银杏,而且多采用列植和对植的方式种于建筑前。
4、现代园林中的建筑与植物配置
现代景观建筑造型较灵活,形式多样。因此,树种选择范围较宽,应根据具体环境条件、功能和景观要求选择适当树种,而且栽植形式亦多样。可根据景观建筑的功能、性质、风格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搭配方法和种植排列方法配置,体现整个景观的特点。由于不同植物的质地和色彩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所以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经常运用不同的植物烘托不同风格的建筑和塑像。如一般体型较大、主题庄严、视线开阔的建筑物附近,会选干高枝粗、树冠开展的树种;在玲珑精致的建筑物四周,会选栽一些姿态轻盈、叶小而致密的树种。现代园林中的雕塑、喷泉、建筑小品等也常用植物材料做装饰,或用绿篱作背景,通过色彩的对比和空间的围合来加强人们对景点的印象,产生烘托效果。园林植物和山石相配,能造就自然有趣的韵味。所以,如果想要顺利开展园林造景工作,就要对植物的特点和植物在造景中的作用有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如果建筑前有些活动的设施,或是人群经常停留的空间,则应考虑用大乔木遮荫,还要考虑用安全性的植物,如枝干上无刺、无过敏性花果、不污染衣物等。
5、欧洲风格的建筑与植物配置
欧洲风格的景观建筑多采用造型丰富、耐修剪的树种,如圆柏、侧柏、冬青、枸骨等,修剪造型时应和整个建筑的造型相协调。同时各种造型的花坛和花池也是必不可少的,花坛和花池中的植物则根据所需要的造型进行选择。
四、总结建筑与植物,一硬一软,一张一弛,质感组成皆不同,形成鲜明对比;但作为景观构成中的基本要素,两者更多表现出的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建筑周边的植物不仅仅是建筑的陪衬和被动的规划项目,而应是与之互动的统一景观体。这就要求在设计时,明确什么是这个景观体要解决的问题,目标是什么,然后以此为导向,寻找答案。通常要考虑建筑的特点、功能,植物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需求等因素,综合这些因素从而构造出和谐的景观。
园林景观建筑是不变的、固定的、生硬的,因此用植物的活力柔化景观建筑是景观设计中常用的手法。景观建筑包括:廊、亭、楼、阁、桥、航等,属于建筑硬质物体,如果没有植物的衬托会显得十分生硬而单调。正所谓低碳设计生态景观。植物可用在景观建筑的背景和衬托上,以植物立体空间的布局作背景,也可围合与衬托景观建筑,让植物立体空间的布局作背景,也可围合与衬托景观建筑,让具有生命力的植物赋予景观建筑以活力,目的是为了突出景观的整体形象,添加整体景观环境的活跃气氛,让环境更加柔和充满生机。
景观建筑只有在景观植物中才会显现生机和活力,随着植物的生长及四季的变化,景观建筑也随之发生变化而增色。可以说植物是打扮景观建筑的天使,它可以用特有的身姿、形态、色彩、枝叶、花卉、果实等各种装饰元素来美化周围背景,衬托景观建筑,让景观建筑融于自然,融于美丽的植物丛中,让游客在漫步观赏中发现忽隐忽现的景观视觉效果,使景观环境更具有迷人的魅力。如何让植物与建筑和谐“相处”融合为一体是关键。必须尊重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还得注意严守科学规范。比如在建筑景观的背景、环境与立面上做文章,或是在景观建筑的边角上加以衬托。
植物的四季变化给建筑带来了不一样的,但是同样精彩的生命!!!只有攀缘植物、植物造景与景观建筑之间的“和谐”相处,才能带来更加不一样的精彩!
攀缘植物是我国造园中常用的植物材料,无论是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还是玲珑雅致的私家园林,都不乏攀缘植物的应用。当前,由于城市园林绿化的用地面积愈来愈少,充分利用攀缘植物进行垂直绿化是拓展绿化空间、增加城市绿量、提高整体绿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攀缘植物的类别可分为缠绕类、吸附类、卷须类和蔓生类。缠绕类依靠自身缠绕支持物而向上延伸生长,攀缘能力强。常见栽培的有紫藤、木通、金银花、油麻藤、茑萝、牵牛、何首乌等。卷须类依靠特殊的变态器官————卷须(茎卷须、叶卷须等)而攀缘,攀缘能力也很强,例如在农业观光园和度假村中常应用的葡萄、观赏南瓜、葫芦、丝瓜、西番莲、炮仗花、香豌豆等。吸附类有气生根或吸盘,依靠吸附作用而攀缘,如具有吸盘的爬山虎,五叶地锦,具有气生根的常春藤、凌霄、扶芳藤、络石、薜荔等。蔓生类没有特殊的攀缘器官,仅靠细柔而蔓生的枝条,攀缘能力最弱,但垂吊效果好,常见的有蔷薇、木香、叶子花、藤本月季等。
攀缘植物的造景手法
1、附着于墙体进行造景的手法可用于各种墙面、挡土墙、桥梁、楼房等垂直侧面的绿化。在植物选择上,应当以吸附类攀缘植物为主。在较粗糙的表面,可选择枝叶较粗大的种类。如爬山虎、薜荔、凌霄等,便于攀爬;而表面光滑细密的墙面则选用枝叶细小、吸附能力强的种类。
2、附着于篱垣进行造景的手法主要用于篱架、栏杆、铁丝网、栅栏、矮墙、花格的绿化,这类设施在园林中最基本的用途是防护或分隔,也可单独使用,构成景观。在公园中,利用富有自然风味的竹竿等材料。编制各式篱架或围栏,配以茑萝、牵牛、金银花、蔷薇等,结合古朴的茅亭,别具一番情趣。
3、附着于棚架进行造景是园林中应用最广泛的攀缘植物造景方法,其装饰性和实用性很强,既可作为园林小品独立成景,又具有遮荫功能,有时还具有分隔空间的作用。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棚架可以是木架、竹架和绳架,也可以和亭、廊、水榭、园门、园桥相结合,组成外形优美的园林建筑群,甚至可用于屋顶花园。棚架形式不拘,繁简不限,可根据地形、空间和功能而定,“随形而弯,依势而曲”,但应与周围环境在形体、色彩、风格上相协调。其造型可如花瓶状、伞亭状、蘑菇状等。就材料而言,有竹木结构、绳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砖石结构、金属结构和混杂结构等。竹木和绳索结构棚架朴实、自然、价廉、易加工,但耐久性差;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根据设计要求浇灌成各种形状,灵活多样,经久耐用,因而应用最为普遍;金属结构轻巧易制,但炎热的夏天容易烫伤植物的嫩枝叶。
4、附着于假山置石上的造景手法,自古就有“山借树而为衣,树借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的说法。悬崖峭壁倒挂三五株老藤,柔条垂拂、坚柔相衬,使人更感到假山的崇高俊美,利用攀缘植物点缀假山置石,应当考虑植物与山石纹理、色彩的对比和统一。若主要表现山石的优美,可稀疏点缀茑萝、蔓长春花、小叶扶芳藤等枝叶细小的种类,让山石最优美的部分充分显露出来。如果假山之中设计有水景,在两侧配以常春藤、光叶子花等,则可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若欲表现假山植被茂盛的状况,则可选择枝叶茂密的种类,如五叶地锦、紫藤、凌霄、扶芳藤。
5、吸附类的攀缘植物最适于立柱式造景,在选择植物材料时应当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选用那些适应性强、抗污染的种类,如五叶地锦、爬山虎等。
在阳台和屋顶利用攀缘植物绿化后,柔蔓悬垂,绿意浓浓,可以使高层建筑立面有绿色点缀,使楼房和城市景观得到美化。
1、应用原则
植物攀缘种类繁多,姿态各异,通过茎、叶、花、果在形态、色彩、芳香、质感等方面的特点及其整体构成,表现出各种自然美。例如:宁油麻藤老茎盘曲蜿蜒,有若龙盘蛟舞;薜荔营养枝叶纤丽,似碧纱披拂,更显娇艳;洋常春藤的自然下垂给人以轻柔、飘逸感;宁油麻藤等叶宽大而形奇,给人以豪放、潇洒、新奇感。形与色的完美结合是观赏植物能取得良好视觉美感的重要原因,不同色彩的花、叶可以形成不同的审美心理感受,红、橙、黄常具有温暖、热烈、兴奋感,会产生热烈的气氛;绿、紫、蓝、白色常使人感觉清凉、宁静,使环境有静雅的氛围。植物以绿色作为大自然赋予的主基调,同时又以多彩的花、果、叶以动态的形式向人们展现出美的形象。如南五味子,除视觉形象外.其花、果、叶甚至整个植株还发出清香、甜香、浓香、幽香等多种香味,引起人的嗅觉美感。攀缘植物,除具有一般直立植物形、色、香的完善结合外,它们的体态更显纤弱、飘逸、婀娜、依附的风韵,倍受钟爱。
在攀缘植物的具体运用过程中.根据所攀附载体的不同及植物自身的生长特性,在品种上应做精心的选择。在环境规划中,设计者应积极开拓绿化空间,针对挡土墙、花架、建筑墙面、裸露山体等处大力进行以攀援植物为主体的垂直绿化,从而形成完善的植物复层群落。攀缘植物优美的姿态及所产生的园林“绿墙”及“绿廊”才能逐渐成为其标志性景观。笔者根据各种特性将其园林应用范围一一分述。
1.1、宁油麻藤:宁油麻藤是一种美丽的藤本植物.当春天来临时.它的老茎上便密密麻麻地挤满了一串串的花,花朵硕大而艳丽,惹人喜爱。花谢后,老茎上便会挂满细长的豆荚,有的豆荚竟长达1米,景象甚是壮观。宁油麻藤是常绿木质大藤本(向左旋缠绕)。该种生长迅速、蔓茎粗壮,叶繁荫浓,花序悬挂于盘曲老茎,形如小鸟,奇丽美观,是南方地区优良蔽荫、观花藤本植物。适用于大型棚架、绿廊、墙垣等攀缘绿化。可作堡坎、陡坡、岩壁等垂直绿化。也可整形成不同形状的景观灌木,也可用于隐蔽掩体绿化。还可用于高速公路护坡绿化,可形成独特的景观。因其生命顽强,能盘树缠绕、攀石穿缝,也可在园林中用于山岩、叠石、林间配置,颇具自然野趣。该树种可在长江以南地区推广种植。宁油麻藤是一种著名的绞杀植物。它喜欢充足的阳光,为了争抢阳光.藤蔓总是像被子一样“盖”在身旁其它植物的身上,被覆盖的植物由于得不到足够的阳光而死亡。而宁油麻藤则占据了一个又一个的地盘,从而形成一堵巨大的绿墙。
1.2、络石:原产我国山东、山西、河南、江苏等地。作为一种分布范围较广的木质藤本植物,它有很多优点:
A、适应性强。络石适应性极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它喜光,稍耐阴、耐旱,耐水淹能力也很强,耐寒性强,在河南省济源市太行山区低温可达一23℃的地方,仍能健壮生长。因而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应用。
B、抗污染能力强。络石生长快,叶长革质.表面有蜡质层,对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氧气及氯化氢、氟化物及汽车尾气等光化学烟雾有较强抗性。它对粉尘的吸滞能力强,能使空气得到净化。可在许多污染严重的地方广泛应用,如:化工厂、炼油厂、采石场等类似于污染源的地方配植。
c、容易培育,管理粗放。络石一般采用扦插繁殖,扦插极易成活。因其匍匐性茎具有落地生根的特性,所以利用其茎节处接触土层生根后剪断分株.可一次性繁殖大量植株。它根系发达,吸收力强,在石灰性土壤、酸性及中性土壤中均能正常生长。它萌蘖力强,耐修剪,作地被植物用时,可修剪成象草坪一样平整。它抗性强,笔者曾试种过几年,尚未发现病虫害。络石四季常青,花皓洁如雪,幽香袭人。可植于庭园、公园,院墙、石柱、亭、廊、陡壁等攀附点缀,十分美观。因其茎触地后易生根,耐阴性好,所以它也是理想的本,木栓层厚。叶卵状椭圆形,长6-15cm,宽3-7era,地被植物,可做疏林草地的林间、林缘地被。同时,络先端尖,上部边缘有疏齿或全缘。花单生叶腋,雌雄异石叶厚革质,具有较强的耐旱、耐热、耐水淹、耐寒性,株,花期5-8月。果期8-12月。适应范围广。可做污染严重厂区绿化,公路护坡等环产于湖北、贵州、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喜温暖阴境恶劣地块的绿化首选用苗。由于络石耐修剪,四季湿环境,稍耐寒,耐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南京情侣常青,也可与金叶女贞、红叶小檗搭配作色带色块绿园有栽培,生长良好。化用。扦插,压条繁殖。叶茂、花香、果红艳下垂,是可作
1.3、扶芳藤:叶色油绿光亮,入秋红艳可爱,又有垂直绿化或地被优选材料。可用于绿廊、花架、花格墙
较强之攀缘能力,在园林中用以掩覆墙面、坛缘、山石篱垣、树干或与岩石配植有很好的观果效果,用作地或攀缘于老树、花格之上,均极优美。在南方庭园中多被植物效果亦佳。栽在矮墙角隅、假山石旁、岩石园中的石缝中,或栽在1.6薜荔:(桑科,榕属)常绿攀缘或匍匐灌木。分老树的下面,让茎蔓沿着树干攀缘,也可栽在竹篱的布于我国长江以南至广东、海南各省。喜温暖湿润气一侧使茎蔓布满篱垣。在郊外风景区的山坡和庇荫空候,喜阴,耐旱。扦插和压条法繁殖。地上可成片栽种,任其匍匐生长做地被植物使用。也由于四季常青、叶质敦实、凌冬不凋、果奇可观、可盆栽观赏,将其修剪成悬崖式,圆头形等,用作室内攀附能力强、覆盖性能好,是营造四季绿墙的优良材绿化颇为雅致。
料;也可用屋面、崖壁、假山、石隙,树干的攀附,为城
1.4、洋常春藤:依靠气生根附着攀缘生长,花叶稠市垂直绿化及庭院装饰的良好材料,也可做地被植物密,四季常青,抗污染,为理想的城市垂直绿化材料。栽培。在园林中可攀缘于城垣、古树、岩石、假山石,也由于蔓枝密叶,还是极好的地被植物,适宜让其攀附可于池塘边种植。均可收到观赏效果。马鞍山慈湖苗建筑物阴面、围墙、陡坡、岩壁、假山及树荫下地面等圃入口的近200米的围墙,用薜荔攀缘在其上,使砖处。在华北宜选小气候良好的稍荫环境栽培。也可盆砌清水墙不仅消除了不雅景观,反而使其更显古朴、栽供室内绿化观赏用,令其攀附或悬垂均甚雅致。苍桑之风韵。此外,该绿墙还向来客展示了该苗圃的
1.5、南五味子:(五味子科,南五味子属)常绿藤历史从而起到广告效应。六种攀缘植物的园林应用价值比较
备注:A:不需人为干预与管理生长状况极好,能完全满足造景要求;B:生长状况良好,经人工稍加管理便可达到造景要求;c:生长状况较好,经人工管理和辅助设施才能达到造景要求;D:经特殊养护管理(如喷水、灌溉、遮荫)才能维持生长,不能满足造景要求;E:经特殊养护管理才能成活,谈不上造景。
2、攀缘植物园林应用存在问题
垂直绿化是利用攀缘植物在建筑物上攀附,充分利用空间的一种绿化方式,它是实现城市绿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利用垂直绿化改变城市环境面貌,是时间短、速度快、省工力,取得最佳效果的办法,值得提倡。垂直绿化其大有可为已被全社会认同,看来已不是该不该做的问题,而是怎样做的问题。
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攀缘植物也不例外。在笔者过去的调查工作中,攀缘植物的应用存在下列问题:
2.1、笔者在南京市调查时发现许多立交桥的桥墩上都已爬满了攀缘植物爬山虎、洋常春藤或薜荔,联想到有关知识:植物不仅有光合作用,它还有呼吸作用,植物的根吸人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在一起会变成一种酸性物质,而酸性物质具有腐蚀作用。那么这些攀缘植物会不会“腐蚀”立交桥呢?笔者由此做了一次详细的考察。
我们考察并对比了有攀缘植物和没有攀缘植物的桥墩,结果差别很大。有植物覆盖的桥墩上大多坑坑洼洼,这些坑的深度为1—5毫米不等,深度与附着在它上面的根的粗细有关。而没有植物的桥墩则十分平整光滑,即使是同一个桥墩的不同部分(有植物与没植物)区别也很明显,从中可以看出攀缘植物对桥墩是有破坏作用的。
那么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呢?除了上面讲到的酸解作用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攀缘植物的枝条爬过的地方,枝条上会长出许多根,这些根一有缝隙就钻,深入裂缝,随着根不断长大长粗,裂缝也被撑得不断扩大,引起桥墩坚固的水泥表面剥落。
公路立交桥每天都有成千上万辆汽车通过,要经受巨大的压力以及车辆行驶时的振动冲击。如果桥墩水泥表面被攀缘植物的根系破坏,就会影响桥墩、桥板原来设计的承载能力,长久下去,后果十分严重。经调查发现。在南京市区内,几乎大部分混凝土立交桥下或多或少都种植有攀缘植物。由于笔者在硕士阶段时间精力有限,对此问题有待于下一阶段进一步研究。
2.2、由于爬满攀缘植物的住宅楼要比那些没有爬的楼面具有更多的昆虫或爬行类的动物,这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居民的担心。其一是在墙面上的攀缘植物能使室内的墙面潮湿脱落,其二是许多虫类入侵人们的居室内。这对矛盾一直是攀缘植物难以推广应用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是未来攀缘植物广泛应用的关键。
攀缘植物、植物造景、生态建筑、景观设计、绿化设计、园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