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种植了月季的花农朋友们遇到了一个挺让人头疼的问题,那就是月季得了锈病该如何是好呀?这病还能不能治好呢?其实呀,月季锈病是月季在生长期经常出现且多发的一种叶部病害,它会对月季的芽、叶片、嫩枝、叶柄、花托、花梗等部位造成危害,不过主要侵害的还是芽和叶片这两个部位。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月季锈病的防治办法吧。
一、月季锈病的危害症状
在春季月季萌芽的时候,染病的芽一开始会呈现出淡黄色,芽的基部会肿大,在1到3层鳞片里面会长出大量橘黄色像粉末一样的东西,看着就跟一朵朵小黄花似的。染病的芽没办法正常生长,有的还会弯曲变成畸形,过个15到20天左右就会枯死了。嫩叶要是染上病了,刚开始会在叶片的正面密密麻麻地长出一些黄色的小点状孢子器,呈现出不规则的黄色病斑模样。之后呢,在叶片的背面就会出现橘黄色的夏孢子堆,严重的时候,整个叶片表面到处都是斑点。到了秋季,叶片背面的病斑上又会产生黑褐色像粉末一样的冬孢子堆。要是秋季腋芽被病菌感染了,经过一个冬天之后,大多都会枯死。植株上染病的部位常常会隆起,或者出现过度生长、变成畸形的情况。染病的植株还会提前落叶,变得生长衰弱。
二、月季锈病的发病规律
月季锈病的病菌主要是以菌丝体的形式在染病的芽或者发病的部位过冬,也有可能是以冬孢子的形式在枯枝、病叶以及落叶上越冬。每年到了4月下旬的时候,叶片就开始发病了。5月下旬一直到7月初,还有8月下旬到9月下旬,这两个时间段是发病最严重的时候。到了8月上旬,如果平均气温在27℃以上,病害就不会继续发展了,要是气温达到28℃以上,夏孢子就不会萌发了。9月下旬之后呢,就只有腋芽会发病了。
温度对于这种病害是否流行起着很关键的作用,而水分对于锈孢子和夏孢子的萌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这些孢子只有在有自由水的情况下才能萌发。所以呀,在雨水多而且分布比较均匀的年份,以及四季都比较温暖、多雨雾的地区,就很有利于这种病害的发生和传播流行;相反,在夏季气温高或者冬季天气寒冷的地区,发病的情况就会比较轻。
三、月季锈病的防治技术
1、抗病品种的应用:选择对锈病有抵抗力的月季品种以及没有染病的母株,这可是防治月季锈病很重要的一项措施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要多多注意推广和应用,这对于防治月季锈病有着重大意义呢。
2、园艺措施:在月季种植方面,要避免连作,最好是进行轮作,这样就能防止病菌随着水流在田间传播了。要是进行盆栽的话,得及时给月季换土。要选择地势高、干燥且肥沃的沙壤土来种植月季,不要种得太密了,要让植株之间保持通风透光的良好环境。施肥也要合理,合理使用氮肥,使用经过充分腐熟的肥料,以此来促进月季茁壮成长。还要及时把那些染病的残枝败叶清理掉,减少病菌感染的源头,把收集起来的病残体集中起来销毁掉。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的时候,要仔细检查一下,如果发现染病的芽,就得马上把它们摘除并处理掉。一般来说,要是病芽率还不到0.5%,把这些病芽摘除之后,就能防止病菌孢子扩散了。
3、药剂防治:在早春对月季进行修剪之后,可以喷洒浓度为2到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在4月上旬或者8月下旬这两个发病高峰期来临之前,喷药1到2次,这样就能控制住病害的发展了。在发病期间,可以喷洒50%的代森锰锌500倍液、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者浓度为0.2到0.4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每隔10到15天喷一次,连续喷2到3次就行;也可以使用20%的萎锈灵乳油800倍液,每隔30天喷一次,这些办法都能起到比较好的防治效果呢。
以上就是关于月季锈病的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方法的全部内容啦,要是您家里种的月季也出现了这种病害,那就赶紧来好好学习一下怎么预防和治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