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园林植物中的白粉病的防治技术

   2015-11-18 苗业网佚名471
核心提示:一、园林植物白粉病的防治技术:可用50%甲基硫菌灵与50%福美双(1:1)混合药剂600至700倍液喷洒盆土或苗床、土壤,可达杀菌效果。白粉病以春季(5-6月)和秋季(9-10月)

白粉病

一、园林植物白粉病的防治技术:可用50%甲基硫菌灵与50%福美双(1:1)混合药剂600至700倍液喷洒盆土或苗床、土壤,可达杀菌效果。白粉病以春季(5-6月)和秋季(9-10月)发生较多,为发病高峰期。北部地区主要在春季危害,秋季发生量少。也有地区白粉病可周年发生。室温在5℃以上时,白粉病便可发生危害。气温高、湿度大、闷热、通风差时发病严重。未发病前要及时喷施药物进行预防。在早春植株萌动前,喷一次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可杀死越冬病菌。植株展叶后,每隔半月喷施一次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连续3至4次,巩固预防效果。

二、白粉病发病后要及时采取药物防治措施:在白粉病初发时可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的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喷一次,喷药时先叶后枝干,连喷3至4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还可使用防治白粉病的其他有效药剂,如嗪胺灵、醚菌酯、丙环唑等。

病情蔓延后,可喷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连喷2至3次,每隔10天至15天喷1次。

上述药物交替使用,防治效果较显著。其中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天至25天,喷药后受害部位的白粉层变暗灰色,干缩并消失。对于家庭观赏植物的养护,也可用精棉球抹擦被害部位3至4次,可使白粉病很快消失,对植株无药害。硫磺粉可用于温室的冬季防治。将硫磺粉涂在取暖设备上任其挥发,能有效地防治月季白粉病。使用硫磺粉的适宜温度为15℃至30℃,最好夜间进行,以免白天对人畜造成危险。喷洒农药应注意,整个植株均要喷到,药剂要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