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花黄斑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1、识别与成因
即病毒病,危害茶花、茶梅等,由山茶花叶黄斑病毒(Camellia yellow mottle leaf virum. )侵染所引起。山茶花被病毒侵染后,早期在叶片上出现的斑驳颜色较浅,呈褪绿色或灰白色。以后叶片出现深黄色斑驳或彩色斑,斑块色彩鲜艳。斑驳的形状大小不等,病斑的边缘极其明显。花瓣上有时也出现斑点或为大理石斑纹状。由病毒引起的叶黄斑与一些茶花品种由于遗传变异所产生的黄色斑纹各有不同的特点,后者是非传染性的,这种黄色斑纹是全株所有叶片上都有出现,而且是斑点多、点子小,不会扩展变大,不影响植株生势。茶花植株感染病毒后,常导致受害叶片变薄,叶绿素锐减,植株生势衰弱。不同的茶花品种对病毒病的抗性不同,有些茶花品种发病率高达36%,嫁接可以传毒。
2、综合防治
①选用健壮的山茶花植株作繁殖母本进行压条、嫁接或扦插繁殖。
②施用适量铁素能减轻花叶病症状的发生,可适当喷施或浇施0.3%的硫酸亚铁溶液。
③生长季节,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杀媒介昆虫—蚜虫。
④发病初期,尝试用7.5%的克毒灵水剂800倍液、或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85%的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黄叶速绿植物病毒复合液500液,喷洒山茶植株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