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粉病病症及发病规律

   2016-07-14 660
核心提示:黑粉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以条黑粉病的分布最广,危害性最大。黑粉菌是一种高度寄生专化性的病原物,可以在植物的叶片、叶鞘、茎以及花序等部位引起特异性症状。常见的病害有:条形黑粉病、冰草秆黑粉病、鸭茅叶黑

黑粉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以条黑粉病的分布最广,危害性最大。黑粉菌是一种高度寄生专化性的病原物,可以在植物的叶片、叶鞘、茎以及花序等部位引起特异性症状。常见的病害有:条形黑粉病、冰草秆黑粉病、鸭茅叶黑粉病(疱黑粉病)等,以条黑粉病的分布最广,危害性最大。 条形黑粉病可侵染26属48种禾本科植物,其中翦股颖、黑麦草、早熟禾易感病,尤以草地早熟禾最感病。秆黑粉病可在8个属的禾本科植物及小麦等农作物上寄生。疱黑粉病主要寄生在早熟禾属、翦股颖属、羊茅属等植物上。

一、症状表现:

条形黑粉病和秆黑粉病症状基本相同,植株矮化、叶片变黄,随病害的发展,叶片卷曲并在叶片和叶鞘上出现沿叶脉平行的长条形、黑色冬孢子堆,以后孢子堆破裂,散出黑粉,如果用手触摸这些黑色的或烟灰状的粉末会被抹掉。严重病株叶片卷曲并从顶向下碎裂,甚至整个植株死亡。由于被侵染植株分蘖少和病株的死亡,草坪变稀,造成秃斑,引起杂草侵入。叶黑粉病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病叶背面有黑色椭圆形疱斑,即冬孢子堆,长度不超过2mm,疱斑周围褪绿。严重时,整个叶片褪绿变成近白色。冬孢子堆始终埋在寄主叶表皮下。

二、发病规律:

条黑粉病最常出现在春秋季冷、湿天气阶段(昼温低于21.1℃时),随天气变暖症状逐渐消失。尽管症状在冷季最明显,但对草坪的损失较少,而对草坪造成严重的却是在干、热的夏季(当草处于炎热、干旱逆境时)或是遭受干燥和低温逆境时的冬季。

1、条黑粉病主要通过种子和病土壤传播,造成系统发病。由于病菌的累积并能在土壤中存活多年,所以病害通常只在至少3年的老草坪上发生比较严重。

2、秆黑粉病,易发生在晚春或初秋。发病规律基本与条黑粉病相同,土壤干旱、瘠薄、黏重以及播种过深时,发病重。

3、叶(疱)黑粉病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较低的温度,适宜的湿度和营养条件有利病原存活,高温干旱,施肥不足或过量均会加速病株的死亡。病害由叶片侵入,通过气流、雨滴飞溅、人畜和工具的接触等途径传播。

三、病害防治:

1、种植抗病草种和品种,更新或混合种植改良型草地早熟禾品种能有效地控制病害。

2、播种无病种子,使用无病草皮卷和无病无性繁殖材料。

3、用0.1%一0.3%三唑酮、三唑醇、立可秀等药剂进行拌种。对于叶黑粉病,在发病初期,用三唑类的粉锈宁等药剂喷雾。

4、适期播种;避免深播,缩短出苗期。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