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炭疽病的防治措施

   2016-09-02 花木佚名246
核心提示:樟树炭疽病的防治措施——樟树炭疽病自1919年在台湾北部发现后,至今在广东、广西、海南、湖南、云南和福建等地常有发生。本病在苗圃或幼林危害较重,大树较轻。罹病植株生长衰弱,枯枝、枯梢多,幼树多从顶枝梢逐渐

樟树炭疽病的防治措施——樟树炭疽病自1919年在台湾北部发现后,至今在广东、广西、海南、湖南、云南和福建等地常有发生。本病在苗圃或幼林危害较重,大树较轻。罹病植株生长衰弱,枯枝、枯梢多,幼树多从顶枝梢逐渐返枯至树干基部,严重的树整株死亡。

本病危害枝干、叶片和果实,症状主要特征是枯梢。幼嫩枝干上的病斑开始时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不一,初为紫褐色,渐变黑褐色,病部稍下陷,以后病斑连结融合,若绕枝条一圈,枝条上部变黑干枯,重病株病斑沿主干向下蔓延,最后整株死亡(图1)。叶片、果实上的病斑圆形,融合后呈不规则形,暗褐色至黑色,嫩叶皱缩变形,潮湿天气,在病嫩茎、病叶上常看到淡桃红色的点状物,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春夏之交,病部有时长出球形黑色小点,此为病菌的子囊壳。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分生孢子盘或子囊壳在病株枝梢或脱落的病枝、叶果上越冬。第二年春,当气温上升到18℃左右时,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遇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时,飘落在枝、叶上的孢子萌发,通过伤口、自然孔口或直接侵入植株组织细胞内,10天左右就会出现病害症状。每年的发病期5-10月,以7-9月最严重。雨日长、雨水多、温度高、台风频繁的年份病害扩展迅速,最易流行,这是因为台风吹打造成大量伤口有利病菌侵入,台风夹雨有助于病菌传播更远的距离。土壤干旱,砂质贫脊,发病较多。造林密度小,林分难以郁密的比造林密度大,能及时郁密的病重。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