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绒蚧病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方法——紫薇绒蚧属同翅目绒蚧科,危害紫薇、石榴等花木。
一、紫薇绒蚧病的发生危害特点:以雌成虫和若虫在芽腋,叶片和枝条上吮吸汁液为害,常造成树势衰弱,生长不良;而且其分泌的大量蜜露会诱发严重的煤污病,会导致叶片、小枝呈黑色,失去观赏价值,是危害紫薇的主要虫害之一。该虫发生代数因地区而异,一年发生2-4代,以卵或若虫越冬,绒蚧越冬虫态有受精雌虫、2龄若虫或卵等,各地不尽相同;通常是在枝干的裂缝内越冬。每年的6月上旬至7月中旬以及8中下旬至9月份为若虫孵化盛期,绒蚧在温暖高湿环境下繁殖快,干热对它的发育不利。
二、紫薇绒蚧病的防治方法
①加强检疫,防止病原流人,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虫能力,保持通风、透光,避免植株密度过大,结合冬季、早春修剪将虫枝集中烧毁。虫口数量小时,可进行人工刮除。
②药剂防治。冬季喷施10-15倍的松脂合剂或40-50倍的机油乳剂1-3次,消灭越冬代雌虫;发芽前,喷施3-5度石硫合剂或3-5%柴油乳剂消灭越冬代若虫;若虫是防治关键,首先对出土的初孵若虫,早春在树根周围土面喷撒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抓住孵化盛期介壳尚未增厚,药剂容易渗透的关键时期,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选用40%氧化乐果乳剂,80%敌敌畏乳剂,50%辛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剂1000-1500涪液均匀喷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