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枫在舒城县广泛栽培,尤其是很多林业企业、育苗大户以其培育绿化大苗。红枫病虫害较多,今春以来,前期多雨、高湿,后期持续高温、干旱,均有利于红枫病虫害滋生、蔓延。县林检局结合第三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深入各地红枫大苗培育基地,经现场调查均发现有轻到中度病虫危害,个别苗圃发生重度危害。为使全县广大红枫生产、培育、栽植、经营者及时、有效防治其病虫害,现将我县红枫主要病虫害生物学特性、生活习性及防治措施等简介如下,供参考。
一、天牛:6月中下旬开始,多于夜间在树基部近地表处树皮裂缝内排卵排卵,直至10月停止孵化。幼虫以曲线横向环蛀,然后向下蛀入木质部。粉状粪便淡黄色,排出地面。
防治措施:
1、用40%氧化乐果800倍液在6—7月孵化期树干喷雾,或用氧化乐果5倍浓液环涂树基10厘米宽,可杀死虫卵。
2、发现虫粪堆积,打开蛀道,杀死幼虫。3、用40%氧化乐果乳油20-40倍液注射已进入树干的幼虫蛀空,并用湿泥封堵。4、用绿色威雷400倍液喷雾防治成虫。
二、剌蛾:属鳞翅目刺蛾科,主要种类有黄刺蛾、褐边绿刺蛾和两色绿刺蛾,在我县一般一年两代,多在5-6月和8-9月份发生,以幼虫蚕食叶面,严重时吃光整株叶子。第二代老熟幼虫在十月上中旬陆续在树干上或树干基部周围土中结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防治措施:人工摘除虫茧。幼虫发生期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
三、蛴螬:,鞘翅目金龟子幼虫,地下害虫,一般一年发生一代,危害植物根系及根茎交界处皮层。金龟子成虫亦可危害多种树木嫩叶、嫩梢,有趋光性和假死性。
防治措施:
1、灌根。危害严重时实施。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至2000倍液浇灌圃地,7-10天一次,连续浇灌两三次。
2、灯光诱杀成虫。5-7月成虫出土期实施。3、化学防治。地面喷洒50%辛硫磷乳油300倍液杀灭成虫。
四、蝼蛄:属直翅目,地下害虫,一般两年一代,以成虫或若虫在土中越冬,3月份气温升至8℃以上开始活动,咬食植物根部,若虫5-6月羽化为成虫,7月交尾产卵。
防治措施:毒饵诱杀。用40%乐果乳油,或90%的敌百虫晶体,或20%杀灭菊酯50倍至100倍液拌谷子,放于蝼蛄出没的地方。
五、叶蝉:属同翅目叶蝉科,一年4-5代,3-4月份越冬卵孵化,初孵若虫喜群集取食,5月份温湿多雨时,叶蝉羽化,吸食叶汁,使叶面出现筛状小白点,叶面无光泽。成虫有较强趋光性。
防治措施:用40%氧化乐果,加混扑虱灵粉剂1000倍液喷雾。从树冠内膛向上细喷(叶蝉喜藏于叶背面)。
六、叶枯病:红枫生长过程中常见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初发病时,叶尖及叶片上部的叶缘产生水渍状褪绿小斑点,此后随着病情发展,病部出现枯焦状,并逐渐向叶片下部和内部扩展,直至整个叶面枯死,枯死叶尖卷曲,呈灰白色,全株叶片似火烧。
防治措施:
1、加强栽培管理,保持合理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和卫生状况。
2、病初尚未蔓延前先剪去病叶,减少再侵染源。
3、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65%代森锌800倍液,每10—15天交替喷雾1次,连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