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或在种苗、球根、鲜切花的贮藏及运输过程中,由于受到其他生物的侵害或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使植物正常的生理程序受到干扰,导致组织上或形态上产生不正常的状态,甚至全株死亡,最终引起经济或其他损失,这种现象称之为园林植物病害。
2、园林植物病害的病原:
生物性病原: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支原体,藻类,螨类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园林植物病害都具有传染性,称为侵染性病害或传染性病害。
非生物性病原:是指除了生物以外,一切不利于园林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因素,包括气候、土壤和营养元素以及有毒物质的污染等因素。由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称为生理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环境改善→病害减轻。
3、树木病害种类:
(1)白粉病类:园林植物普遍而严重的病害,降低观赏性和切花产量。形成原因:氮肥施量过多、栽植过密、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湿度大。
(2)锈病类形成原因:枯枝落叶未及时清除,芽内的越冬菌丝体未杀死,生长季节未及时摘除病芽或病叶……
(3)流胶或流脂:植物感病后细胞分解为树脂或树胶流出。
(4)煤污病形成原因:①煤污菌由风雨、昆虫等传播,在蚜虫、介壳虫的分泌物及排泄物或植物自身分泌物上发育。②高温高湿、通风不良、蚜虫、介壳虫等害虫分泌物,均加重发病。
(5)溃疡病或腐烂病
发病规律:烂皮病菌为弱寄生菌,在死树枝干上仍可长时间存活,因干旱,冻害,日灼,土壤盐碱化或贫瘠,蛀干害虫危害等导致树势衰弱,或造林中苗木伤根过多,长途运输或未认真假植而失水过多,定植后未及时灌足水,均易造成烂皮病发生。
综合防治措施: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物理防治:
1)减少侵染来源,及时清理枯枝败叶、处理病株和病枝、增强树木的通风透光性;2)规范水、肥管理;3)加强关联害虫的防治。如:介壳虫、蚜虫等有大量分泌物的刺吸类害虫;4)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化学防治:使用天地归医、百菌通、菌特、强菌唑。
草坪病害:
(6)褐斑病:被侵染的病叶和叶梢上会有云纹状病斑,形状不规则,初呈水渍状,后病斑中心枯白,边缘红褐色,受病叶片由绿色变成浅褐色,而后变成褐色,最终枯萎,死去的叶片仍直立。
(7)腐霉枯萎病:在清晨有露水时,病株呈水浸状暗绿色腐烂,病叶变软,黏滑,常粘在一起,触摸有油腻感。雨后的清晨或晚上,腐烂叶片呈簇状倒伏在地面上,可见一层呈绒毛状的白色菌丝层。
防治措施:①提倡不同草种或品种混播建植草坪。如早熟禾,高羊茅和黑麦草混播以提高整体抗逆性。②建立良好的立地条件。建植草坪时,对黏重土壤进行合理改良③病发后,可以在早晚喷施百菌通或菌特,可以得到有效防治。
(8)夏季斑枯病:夏初开始表现症状,发病草坪最初出现环形,瘦弱的小病斑,直径在3-8cm,病斑内的病株呈灰绿色并逐渐萎蔫。以后草坪植株变成枯黄色,出现环形枯萎病块,并逐渐扩大。多个斑块可相互连结,从而形成大面积不规则枯草斑。
防治措施:①选用抗病草种或品种对于夏季斑枯病的抗性: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匍匐翦股颖>硬羊茅>草地早熟禾②加强养护管理
a.炎热的夏季,应每天中午至午后冲淋草坪,浇水深度以2.5-10mm为宜。
b.采取促进草坪草根部生长的措施(施用草坪生根剂),有利于预防此病。
③化学防治:喷施菌特或百菌通三次进行防治。
(9)币斑病:初发病时草坪上出现圆形,凹陷,漂白色或稻草色的枯草斑,斑块大小从5分硬币到1元硬币不等,因而得名币斑病。受害植物初期在叶片上形成圆形,水渍状的褪绿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并形成漂白色,黄褐色至红褐色的边缘。病斑往往呈漏斗形。
防治措施:①避免使用易感病草种或品种②加强养护管理。不要频繁修剪和过低修剪;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可明显抑制病情;提倡浇深水;通风透光。③化学防除:使用百菌通有效防治。
(10)白粉病:主要侵染叶片和叶梢,初期在叶表面有白色菌丝或小菌落,逐渐扩大合并后,覆盖大部分或整个叶面,颜色由白色变成灰白,灰褐色。大面积发病时,草坪表面呈灰白色,如同撒了一层白粉。
防治措施:
①预防为主:在平时的养护管理中,可用“滚子”进行滚压,增加草坪的透气性。
②合理灌水,使草坪不过干或过湿。
③降低草坪密度,适当修剪,使之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性。
④化学防治:使用百菌通、菌特混合催绿素使用
二、园林植物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园林树木害虫主要依据危害部位可以划分为食叶性害虫、蛀干性害虫、刺吸性害虫、地下害虫等四类。
(一)食叶性害虫:食叶害虫取食植物的叶、嫩枝、嫩梢等部位,形成孔洞、缺口或咬断针叶,减少光合作用面积,增加水分蒸腾,严重时可使枝条或整株枯死,为蛀干害虫的侵入提供适宜条件。此外,有的种类(如刺蛾与青毒蛾)的幼虫体具毒毛,引起人体皮肤肿痒。
黄刺蛾:形态及生活习性:成虫体长15CM左右。头和胸部背面呈金黄色,腹部背面黄褐色,前翅内半部黄色,外半部褐色,后翅淡黄褐色。黄刺蛾一年发生1-2次,以老熟幼虫在受害枝干上结茧过冬,以幼虫啃食造成危害。严重时叶片吃光,只剩叶柄和主脉。
防治:①人工摘除越冬虫茧②灯光诱杀:刺蛾成虫大都有较强的趋光性。成虫羽化期间可安置黑光灯诱杀成虫。③化学防治:追虫杀1000倍液喷洒。
(二)刺吸类害虫:园林植物的吸汁类害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昆虫纲,同翅目、缨翅目、半翅目中的害虫,如介壳虫、蚜虫、叶蝉、木虱、蓟马、椿象、网蝽等;另一类为蛛形纲,蜱螨目中的螨类,如朱砂叶螨、山楂叶螨等。刺吸式口器吸取植物汁液,多聚集在植物有嫩梢、枝、叶、果等部位,给植物造成病理或生理伤害,使被害部位呈现褪色的斑点、卷曲、皱缩、枯萎或畸形;或因部分组织受唾液的刺激,使细胞增生,形成局部膨大的虫瘿。严重时,可使植物营养不良,树势衰弱,甚至整株死亡。
吹绵蚧:北京一年发生2代(室外),室外不能越冬,温室内常年危害,无明显越冬现象。寄生在叶反面或枝梢。吹绵蚧世代不整齐,同一时期内田间有各种虫态。
防治:
1、植物检疫 在引进和调出苗木、接穗、果品等植物材料时,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措施,防止日本松干蚧等检疫性蚧虫的传入或传出。
2、园艺防治 通过栽植抗虫品种、施肥灌水等园艺措施,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从而增强植物对蚧虫的抗性。在温室管理中,保持通风、透光,可减少或削弱介壳虫为害。冬季和早春,结合修剪,剪除虫枝烧毁,减少越冬虫口基数。对个别枝条或叶片上的介壳虫,可用软刷、竹片或破布,轻刷、轻刮或抹涂,也可用破布蘸煤油抹杀。
3、药剂防治:介壳虫防治要使用内吸型的药剂,且药剂要含碱性,具有很强的渗透功能,施药时间定在下午3点以后,3天喷一次连续两次即可。
(三)蛀干害虫的防治:钻蛀性害虫生活隐蔽,除成虫期进行补充营养、觅偶、寻找繁殖场所等活动时较易发现外,均隐蔽在植物体内部为害。等到受害植物表现出凋萎、枯黄等症状时,已接近死亡,难以恢复生机。对钻蛀类害虫的防治,常因其活动隐蔽而较为困难,因此采取防患于未然的综合措施显得更为重要。·它们鉆蛀植物的干茎,造成枝、干千疮百孔。直接导致园林植物的全株枯亡和大面积死亡。
天牛类:成虫啮食嫩枝和叶脉,幼虫蛀食韧皮部和边材,并在木质部内蛀成不规则坑道,严重地阻碍养分和水分的输送,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使枝干干枯甚至全株死亡。
防治:防治天牛对园林的危害,应加强园林管理,使园林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虫能力选育抗虫品种,及时剪除及伐除严重受害株,剪除被害枝梢,消灭幼虫。
1、人工捕杀:利用成虫飞翔力不强,有假死性,可大力进行人工捕捉。
2、清除虫源:及时剪除被害枝梢,并伐除枯死或风折树木,更新衰老树,使之无适宜的产卵场所。
3、灯光诱杀成虫:根据许多天牛成虫具有趋光性,可设置黑光灯诱杀。
4、树干涂白
5、化学防治:药剂防治蛀杆性害虫要使用超强内吸传导的,可通过树杆注射和地下埋施的方法。
(四)地下害虫:地下害虫亦称根部害虫。苗圃及一、二年生的草、花地常发生严重。主要种类有蝼蛄、蛴螬、金针虫、小地老虎等。
金龟子类:蛴螬是金龟甲幼虫的统称。种类很多。成虫主要啃食各种植物叶片,形成孔洞、缺刻或秃枝。幼虫为害多种植物的根茎及球茎。腐食性的种类则以腐烂有机物为食。
防治方法
1、消灭成虫
金龟子发生为害的初、盛期,于日落后或日出前,喷施追虫杀1000倍液。夜出性金龟子大多数都有趋光性,可设黑光灯诱杀。
金龟子一般都有假死性,可在黄昏时人工捕杀成虫。
2、除治蛴螬
(1)选择适当杀虫粉剂(施立毙)
(2)土壤含水量过大或被水久淹,蛴螬数量会下降,可于11月前后冬灌,或于5月上、中旬生长期间适时浇灌大水,均可减轻危害。
(3)加强苗圃管理,中耕锄草,破坏蛴螬适生环境和借助器械将其杀死。
3、生物防治:金龟的天敌很多,如各种益鸟、刺猬、青蛙、蟾蜍、步甲等,都能捕食成虫、幼虫,应予保护和利用。寄生蜂、寄生蝇和乳状菌等各种病原微生物亦很多,也需进一步研究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