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吹绵蚧防治技术

   2017-01-12 苗业网佚名465
核心提示:澳洲吹绵蚧的防治技术—澳洲吹绵蚧Icerya purchasi Maskell又名棉花虫、吹绵蚧。属同翅目,珠蚧科。分布南方各地及北方温室。为害海桐、柑橘、棕榈、桂花、梅花、广玉兰、牡丹、石榴、山茶、雪松、大叶冬青、月季、

澳洲吹绵蚧的防治技术—澳洲吹绵蚧Icerya purchasi Maskell又名棉花虫、吹绵蚧。属同翅目,珠蚧科。分布南方各地及北方温室。为害海桐、柑橘、棕榈、桂花、梅花、广玉兰、牡丹、石榴、山茶、雪松、大叶冬青、月季、含笑、无花果、夹竹桃、榕、刺槐和榆等250多种。该蚧常群集叶背和嫩枝刺吸为害,使叶片变黄脱落,生长势减弱,常诱发煤污病,严重时,致使植株死亡。

澳洲吹绵蚧成虫雌成虫体长为6毫米左右,椭圆形,橘红色或暗红色,体表有黑色短毛,背部有黄白色蜡粉和蜡丝。成熟后的雌成虫,其腹部下面长出1个白色卵袋,其上有纵纹。雄成虫体长为3毫米左右,有翅,灰紫色。卵橘红色,在卵袋中。若虫体裸,2龄时分雌雄。

澳洲吹绵蚧综合防治

1、园艺防治 人工刮除或修剪有虫枝,注意通风透光,可减少虫口密度。

2、生物防治 在发生不严重情况下,尽量不喷药剂,可释放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小红瓢虫和红环瓢虫等天敌控制(瓢虫现已商品化)。

3、药剂防治 若虫孵化期喷施花保和烟参碱1000倍液防治。发生严重时,可用40%速扑杀2000或20%康福多4000倍液迅速压低虫口密度。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