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白尾粉蚧的防治技术

   2017-01-12 苗业网佚名368
核心提示:竹白尾粉蚧的防治技术—竹白尾粉蚧Antonina crawii Cockereill属同翅目,粉蚧科。分布于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合肥、成都、济南、太原和兰州等地。为害竹、刚竹、紫竹、苦竹、凤尾竹和罗汉竹等竹类植物。聚集在叶

竹白尾粉蚧的防治技术—竹白尾粉蚧Antonina crawii Cockereill属同翅目,粉蚧科。分布于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合肥、成都、济南、太原和兰州等地。为害竹、刚竹、紫竹、苦竹、凤尾竹和罗汉竹等竹类植物。聚集在叶鞘基部和枝茎分杈处刺吸为害。

竹白尾粉蚧雌成虫体长3.5毫米,椭圆形,暗紫色。老熟时整体膜质,但腹末数节硬化。卵椭圆形,两端较平,紫色。蜡囊卵形,白色,棉絮状,有白色蜡丝1-2根向上伸出(此端是肛门所在之尾端)。若虫紫色,两端较平。

竹白尾粉蚧综合防治

1、园艺防治 人工刮除或修剪有虫枝,注意通风透光,可减少虫口密度。

2、生物防治 在发生不严重情况下,尽量不喷药剂,可释放澳洲瓢虫、大红瓢虫、小红瓢虫和红环瓢虫等天敌控制(瓢虫现已商品化)。

3、药剂防治 若虫孵化期喷施花保和烟参碱1000倍液防治。发生严重时,可用40%速扑杀2000或20%康福多4000倍液迅速压低虫口密度。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