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褐斑病防治技术

   2017-02-12 苗业网佚名402
核心提示: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L.)别名痒痒树、百日红,为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银薇、翠薇和红薇几个变种,在园林绿化中以红薇应用价值高。紫薇树形优美,树干光滑洁净;顶生圆锥花序,花色艳丽,开花时

紫薇(LagerstroemiaindicaL.)别名痒痒树、百日红,为千屈菜科紫薇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银薇、翠薇和红薇几个变种,在园林绿化中以红薇应用价值高。紫薇树形优美,树干光滑洁净;顶生圆锥花序,花色艳丽,开花时正当夏季少花季节,而且花期长,7~9月持续开放。紫薇在我国分布极广,华东、华中、华南以及西南城市绿化中都普遍栽培;紫薇还常常被作为家庭盆栽观花植物。紫薇也是一种容易遭受病虫侵害的园林绿化树种,褐斑病是紫薇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现将紫薇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褐斑病也是园林植物上广泛发生的一种病害,在紫薇生长季节常常发生。紫薇褐斑病发生严重时常常会导致植物叶片大量枯黄、脱落。影响观赏和开花。

一、褐斑病的表现症状:紫薇褐斑病的病原菌是一种真菌,主要侵害叶片,并且通常是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逐渐向上部蔓延。发病初期病斑为大小不一的圆形或近似圆形,少许呈不规则形状。病斑为紫黑色至黑色,边缘颜色较淡,随后病斑颜色加深,呈现黑色或暗黑色,与健康部分分界明显。后期病斑中心颜色转淡,并着生灰黑色小霉点。发病严重时,病斑连接成片,整个叶片迅速变黄,并提前脱落。

二、褐斑病的发生规律:紫薇褐斑病是由千屈菜科尾孢菌侵染引起,病菌是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的形式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通过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并借气流或风雨传播蔓延。天水地区褐斑病一般初夏开始发生,秋季危害严重。在高温多雨,尤其是暴风雨频繁的年份或季节易暴发;通常下层叶片比层叶片易感染。

三、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及早发现,及时清除紫薇褐斑病病枝、病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菌来源。加强栽培管理、整形修剪,使植株通风透光。盆栽紫薇最好每年更换新土。

2、药剂防治:紫薇褐斑病发病初期,可喷施必菌鲨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紫薇褐斑病发病严重时期,可以喷施喷克菌2000-3000倍液、或阿米西达进行喷施。能够及时防治病害。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