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桐木虱又名梧桐木虱,同翅目木虱科,只危害青桐。被木虱危害的叶面呈现苍白萎缩症状,有的会出现树叶早落、枝梢干枯、表皮粗糙脆弱、易被风刮折的现象。青桐树干挺直,树皮绿色,平滑,冠形优美,南北各地都有栽培,常被作为行道树及庭园绿化观赏树,一旦发生病虫害,传染、传播极快,会对树木造成极大危害,影响观赏效果。青桐木虱是一种长期存在的顽固害虫。目前正处于青桐木虱危害前期,希望有关单位和广大林农做好预防和除治工作。
青桐木虱以若虫、成虫在梧桐叶背或幼嫩枝干上吸食树液,破坏疏导组织,尤以幼树容易受害,严重时导致整株叶片发黄,顶梢枯萎。若虫分泌的白色棉絮状蜡质物,将叶面气孔堵塞,影响叶部正常的呼吸和光合作用,使叶面呈现苍白萎缩症状,起风时,白色蜡丝随风飘扬,形如飞雾,絮状飘落,人不小心碰到会有黏糊糊的感觉,还有一股臭味,且很难清洗。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影响市容市貌。
青桐木虱形态特征
青桐木虱成虫体长4毫米至5毫米,翅展12毫米至13毫米,体黄绿色,头端部下陷明显,复眼半球形突出,单眼3个呈倒“品”字形排列。触角黄色10节,最后两节黑色,末端有两根鬃毛。前胸背板呈弓形,前、后缘黑褐色。中胸背板有两条纵褐线,前盾板具带状沟,盾板上具6条纵纹。足淡黄色,爪黑色,后足基节上有一对锥形突起。翅透明,翅脉浅褐色。腹部背板浅黄色,各节前端有褐色横带。雄成虫体长4毫米至4.5毫米,腹部背板可见7节,腹板可见6节。雌虫腹部、腹部背板各比雄虫多一节。
青桐木虱卵是长卵圆形,一端稍尖,长0.7毫米,初产时浅黄色或黄褐色,近孵时为红黄色,并可见红色眼点。
青桐木虱若虫共五龄,第1龄至2龄若虫身体扁平,略呈长方形,黄色或绿色,末龄若虫身体近圆筒形,茶黄色常带绿色,腹部有发达的蜡腺,故身体上覆盖有白色的絮状物。触角10节,翅芽发达,可见脉纹,在翅芽之间有一对黑色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