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草灰霉病病原发生规律与症状及相关防治方法

   2017-04-13 苗业网佚名287
核心提示:樱草灰霉病病原发生规律与症状及相关防治方法——苗业网整理发布,文章仅供参考!樱草灰霉病分布与危害:樱草原产于我国东北及朝鲜、日本。耐寒而不耐热和干燥,喜水分充足,全年不可缺水。不需过多肥料,宜用通

樱草灰霉病病原发生规律与症状及相关防治方法——苗业网整理发布,文章仅供参考!

樱草灰霉病分布与危害:樱草原产于我国东北及朝鲜、日本。耐寒而不耐热和干燥,喜水分充足,全年不可缺水。不需过多肥料,宜用通气、排水良好而腐殖质丰富的培养土。樱草花期春季。在温暖地区适宜露地盆栽,也是冬春季节重要的温室盆花,植株低矮,花色丰富,花期较长,各国广为栽培。

樱草灰霉病是樱草类花卉的常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植株感病后,整株黄化,枯死。影响观赏效果。

樱草灰霉病症状: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嫩茎、花器等部位。病害多在叶尖、叶缘处发生。发病初期,近地面的叶片出现水渍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感病部位变褐色至黑色,腐烂。发病后期,病斑表面产生灰色至灰褐色霉层,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茎部感病后,感病部位病斑呈褐色,逐渐发生软腐。花器被侵染后也成为褐色,腐烂并脱落。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均出现霉层,是该病的一大特征。

樱草灰霉病病原:病原为灰葡萄孢霉(BotrytiscinereaPers),隶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葡萄孢属真菌。

樱草灰霉病发生规律:病原菌以菌核在病残体和土壤内越冬。第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园艺工具、灌溉水也可传播。气温20℃左右、空气湿度大时,发病重。温室中冬末春初发病最为严重。

樱草灰霉病防治方法:

①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室内通风,降低湿低。种植密度要合理。

②减少侵染来源:对病叶、病株要及时清除,集中销毁。

③药剂防治:发病前,喷施1:1:100-200波尔多液预防侵染。发病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