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蔺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7-05-18 园林花木网互联网415
核心提示:马蔺锈病的发生与防治马蔺锈病症状:马蔺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夏孢子堆生在叶的两面,大小0.5~1×0.3~0.5(mm),初埋生在马蔺表皮下,后露出,肉桂色。后期在叶两面产生冬孢子堆,大小0.5~2×0.2~0.6( mm),后外露

马蔺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马蔺锈病症状:马蔺锈病主要为害叶片。夏孢子堆生在叶的两面,大小0.5~1×0.3~0.5(mm),初埋生在马蔺表皮下,后露出,肉桂色。后期在叶两面产生冬孢子堆,大小0.5~2×0.2~0.6( mm),后外露,黑色,边缘有寄主表皮残片。

马蔺锈病病原:Puccinia iridis( DC.)Wallr.称鸢尾柄锈,属担子菌门真菌。夏孢子球形,黄褐色,有刺,大小25~32×20~26(μm)。冬孢子椭圆形或棍棒形,黄褐色,大小34~61×13~23(μm),双胞,柄褐色,不脱落。

马蔺锈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可在马蔺、鸢尾属多种寄主上越冬。转主寄主有缬草、荨麻属植物。施用氮肥过多、湿气滞留、栽植过密易发病,雨季或降雨持续时间长发病重。

马蔺锈病防治方法

(1)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栽植,密度适宜,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注意清除病落叶。

(2)发病初期喷洒20%三唑酮乳油2500倍液或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40%福星乳油7000倍液。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