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球腔菌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2017-05-19 园林花木网互联网397
核心提示:栀子花球腔菌叶斑病的防治方法栀子花球腔菌叶斑病症状:叶片上病斑初为褐色,圆形或近椭圆形,后中央变为浅褐色,边缘黄褐色,有3~4圈轮纹,数个病斑汇合成波纹状大斑。后期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假囊壳。

栀子花球腔菌叶斑病的防治方法

栀子花球腔菌叶斑病症状:叶片上病斑初为褐色,圆形或近椭圆形,后中央变为浅褐色,边缘黄褐色,有3~4圈轮纹,数个病斑汇合成波纹状大斑。后期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假囊壳。

栀子花球腔菌叶斑病病原:Mycosphaerellagardeniae(Cke.)Weiss称栀子花球腔菌,属子囊菌门真菌。假囊壳球形、近球形,暗褐色,散生,初埋生,后突露,直径60~85μm,孔口乳突状,其周围的壳壁稍厚;子囊圆筒形,柄短,双层壁,25~35×5~7(μm),内含8个子囊孢子,无侧丝,子囊孢子近梭形,无色,中央偏上1个隔膜,隔膜处无缢缩,下部细胞较窄,8~10×1.6~2.4(μm)。

栀子花球腔菌叶斑病发病规律:病菌以子囊孢子在病部越冬,翌年3~5月始发,6~8月发生较多,苗木和幼树易发病。

栀子花球腔菌叶斑病防治方法:

1、精心养护,增强抗病力。

2、发病初期及时喷洒1∶1∶100倍式波尔多液或4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