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罗兰猝倒病的防治技术

   2017-05-21 园林花木网互联网727
核心提示:紫罗兰猝倒病的防治技术紫罗兰猝倒病症状:紫罗兰猝倒病苗期发病,受害部位在根颈。初显褐色斑点,扩大后呈水浸状,幼苗随即倒伏,往往引起幼苗成片死亡。紫罗兰猝倒病病原:德巴利腐霉[Pythium debaryanum Hesse],

紫罗兰猝倒病的防治技术

紫罗兰猝倒病症状:紫罗兰猝倒病苗期发病,受害部位在根颈。初显褐色斑点,扩大后呈水浸状,幼苗随即倒伏,往往引起幼苗成片死亡。

紫罗兰猝倒病病原:德巴利腐霉[Pythium debaryanum Hesse],属鞭毛菌亚门。菌丝发达,分枝不规则,老龄菌丝常有隔膜,孢子囊球形至卵形,常萌发管。藏卵器球形,于休眠期后萌生菌丝。

紫罗兰猝倒病传染途径

1、病菌也能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和腐殖质上营腐生生活,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侵染幼苗引起猝倒病。

2、病菌可借雨水或灌溉水的流动而传播。此外,带菌堆肥、农具等,也能传播病害。

紫罗兰猝倒病防治技术:防治苗期猝倒病,主要是加强栽培管理,控制发病条件,提高幼苗抗病力。

一、床土消毒 床土应先用无病新土,如用旧园土,应进行苗床土壤消毒。具体方法是:每平方米苗床施用50%拌种双粉剂7克,或40%五氯硝基苯粉剂9克,或五代合剂(五氯硝基苯和代森锌等量混全)8-10克,或25%甲霜灵可湿粉剂9克+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克对细土5-8千克拌匀。

施药前先把苗床底水打好,且一次浇透,水渗下后,取1/3药土撤在畦面上,播种后再把其余2/3药土覆盖在种子上面,如覆土厚度不够可补充其他净土达到适宜厚度。由于种子处在药土中间,防效明显,残效期可达1月左右。

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土壤,方法同上,播前施用“5406”菌肥也可。

二、加强苗床管理

1、播前一次灌足底水,出苗后尽量不浇水,必须浇水时一定选晴天喷洒,不宜大水温灌。

2、及时放风降湿,即使在阴天也要适时适量放风排湿,严防幼苗徒长染病。

三、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是幼苗发病后的急救措施。

1、苗床有少数病苗时,立即拔除病株,若床土潮湿,应撒施少量细干土,或草木灰降低湿度。

2、若床土较干,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70%五氯硝基苯600倍,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或用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500倍,或72.2%普力克力剂400倍,或15%恶霉灵(土菌清)水剂450倍,每平方米用药液3升。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