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泡桐丛枝病的防治方法

   2017-05-25 苗业网互联网255
核心提示:白花泡桐丛枝病的防治方法——白花泡桐丛枝病,相对于其它不同品种的泡桐而言。白花泡桐抗病性能较强,发病较少。一、白花泡桐丛枝病症状表现:白花泡桐的枝、叶、干、根、花都能表现症状。常见的有两种类型:1.丛枝

白花泡桐丛枝病的防治方法——白花泡桐丛枝病,相对于其它不同品种的泡桐而言。白花泡桐抗病性能较强,发病较少。

一、白花泡桐丛枝病症状表现:白花泡桐的枝、叶、干、根、花都能表现症状。常见的有两种类型:

1.丛枝型:即个别枝上的腋芽或不定芽大量萌发,侧枝丛生,节间变短,叶片黄而小且薄,有时皱缩。整个丛枝呈扫帚状;幼苗发病,则植株矮化。

2.花变枝叶型:花瓣变成叶状,花柄及柱头生出小枝,花萼明显变薄,花托多裂,花变形。地下根系亦呈丛生状。

二、白花泡桐丛枝病病原体及发病规律:病原体为类菌原体。该病可通过病根及嫁接苗传播,亦可通过茶翅蝽、烟草盲蝽等传播。从影响发病的因素来看,一般土层深厚,生长健壮的植株发病较轻;土壤瘠薄,生长不良的植株发病重。

三、白花泡桐丛枝病防治方法:

1.培育无病苗木

2.建立无病幼林。用无病苗木造林,加强抚育管理,适时施肥,防治病虫害,促进苗木健壮生长。

3.除去病枝或进行环状剥皮。

4.选育抗病品种和抗病无性系。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