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梅白星病 灰星病 的防治方法

   2017-05-30 苗业网互联网404
核心提示:茶梅白星病(灰星病)的防治方法——茶梅白星病主要危害嫩叶、嫩芽、嫩茎及叶柄,以嫩叶为主。茶梅白星病(灰星病)发病症状:嫩叶染病初生针尖大小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展成直径l~2毫米大小的灰白色圆形斑,中间凹陷,边

茶梅白星病(灰星病)的防治方法——茶梅白星病主要危害嫩叶、嫩芽、嫩茎及叶柄,以嫩叶为主。

茶梅白星病(灰星病)发病症状:嫩叶染病初生针尖大小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展成直径l~2毫米大小的灰白色圆形斑,中间凹陷,边缘具暗褐色至紫褐色隆起线。湿度大时,病部散生黑色小点,病叶上病斑数达几十个至数百个,有的相互融合成不规则形大斑,叶片变形或卷曲。叶脉染病时叶片扭曲或畸形。嫩茎染病时病斑暗褐色,后成灰白色,病部亦生黑色小粒点,病梢节间长度明显短缩,严重的蔓延至全梢,形成梢枯。6月份进入发病盛期。

茶梅白星病(灰星病)发病特点:茶梅白星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为茶叶叶点霉(Phyllostictatheaefolia)。病原菌在病叶或病茎中越冬,第2年春天通过风雨传播,在湿度适宜时侵染幼嫩茎叶。该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气温为16~24℃,相对湿度高于80%时易发病。气温高于25℃则不利其发病。每年主要在春、秋季发病,5月份是发病高峰期。土壤缺肥贫瘠、过施氮肥、树势衰弱的发病重。

茶梅白星病(灰星病)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提倡施用酵索菌沤制的堆肥,增施复混肥,增复混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2、药剂防治:于3月底至4月上旬开始喷药,药剂可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5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7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