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麻斑马纹病的症状及防治

   2017-06-01 园林花木网佚名397
核心提示:剑麻斑马纹病的症状及防治剑麻斑马纹病为害症状:剑麻斑马纹病表现叶斑、茎腐和轴腐3种不同的症状。多数从叶片开始,进而感染茎、轴,以致整株死亡。感病初期,在叶面上出现黄豆大小的浅色水渍状病斑,以后迅速扩展

剑麻斑马纹病的症状及防治

剑麻斑马纹病为害症状:剑麻斑马纹病表现叶斑、茎腐和轴腐3种不同的症状。多数从叶片开始,进而感染茎、轴,以致整株死亡。感病初期,在叶面上出现黄豆大小的浅色水渍状病斑,以后迅速扩展,每天可达2~3cm,病斑继续发展成深紫色和灰绿色相间的同心环带,边缘黄绿色,中央逐渐变黑,有时溢出褐色粘液。病斑老化时,坏死组织皱缩,呈深褐色和淡黄色相间的同心轮纹,开成斑马纹状叶斑。

剑麻斑马纹病病原:主要致病菌属鞭毛菌亚门,为烟草疫霉,其学名PhytophthoranicotianaeBreda.。其它的致病菌还有槟榔疫霉P.arecae和棕榈疫霉P.palmivoraButl.流行规律剑麻斑马纹病,在一个地区或一块麻田的病害流行多数不易突发的,往往有一个从点到面,由轻到重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斑马纹病一年中的发病阶段大致可以分为点、片发病,扩大流行和流行势下降三个阶段。

剑麻斑马纹病病害发生流行:与气象因素、立地环境、麻龄、品种、栽培管理措施及田间菌量等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根据定点观察的结果,一年中病害发生发展的规律,新老病区有所不同。新发病区始病期迟,7月以前只在少数麻株上发现,8月以后病株增多,9—10月病情急剧上升并出现大批茎腐、轴腐植株,达到流行高峰;10月以后病势下降,不出现新病株,只是流行期感染病的植株还会发展为茎腐、轴腐。往年发过病的田块始病期出现早,4月就开始发病,6—7月进入流行期,直到10月。

剑麻斑马纹病防治方法

1、搞好麻田基本建设,创造不利发病环境,控制流水传病机会,开设排水沟、防冲刷沟和隔离沟,减少流行传播,尽量不在低洼积水地种植剑麻。

2、培育和使用无病种苗,不在病田采苗,种苗最好自繁自育,苗圃地不要在种过交替寄主作物或人畜车辆来往多的地方育苗,种苗要随挖、随运、随种,不得堆积,以免发病。

3、雨天尽量减少田间作业,在进行田间管理割叶时尽量不损伤叶片,不造成伤口。

4、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清除病叶、病株。每年从5—6月开始对易发病的或去年发过病的田块定期进行检查。在连续雨天或台风雨后要对全部麻田作一次全面检查,发现病叶、病株及时处理。

5、化学药剂防冶只限于发病的田块,但效果不明显。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