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菊枯萎病的防治方法—亚菊枯萎病又名疫病,是亚菊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发病率不高,但危害大,植株遭此病害侵染后,很快萎蔫枯死。发病初期,地上部顶端生长缓慢,一个分枝或数个变为淡灰色,失去光泽。发病后期,枝条萎蔫下垂,最后枯萎,叶片颜色变淡。常常是植株的一侧枯萎明显。幼株受害时,造成畸形。解剖病茎,可以看到维管束中有变褐色的条纹,条纹从根部一直扩散到茎的最上部。从下向上逐渐变淡。引起病害的主要原因是病原细菌在病残件中及土壤存活,来年随工具再修剪,摘心及搬运中扩散,自植株伤口侵入。病害发生最适合温度为27~32度,湿度90%~100%.温度15度以下,湿度低于80%时病害很少发生。夏季高温多雨季节该病发生严重。
亚菊枯萎病防治方法:
1、减少侵染源。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集中烧毁。
2、选取无病害插穗进行繁殖。
3、加强栽培管理,发病较重的地区,要对土壤、花盆进行严格消毒。避免使用旧盆、旧土和不腐熟地基肥。小苗移植时要避免伤根,所用工具用70%酒精或1%甲醛水浸泡后使用。
4、扦插前将插条放于1000倍链霉素或(氯霉素、土霉素)溶液中浸泡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