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蓼 水红花子 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2017-06-30 苗业网佚名407
核心提示:红蓼水红花子褐斑病的防治方法——红蓼学名Polygonum orientale L.别名荭草、东方蓼、大蓼子、天蓼、狗尾巴花、狼尾巴花等。属蓼科1年生草本。以果实入药。具活血、消积、止痛、利尿之功效。分布几乎遍布全国。红蓼

红蓼水红花子褐斑病的防治方法——红蓼学名Polygonum orientale L.别名荭草、东方蓼、大蓼子、天蓼、狗尾巴花、狼尾巴花等。属蓼科1年生草本。以果实入药。具活血、消积、止痛、利尿之功效。分布几乎遍布全国。

红蓼水红花子褐斑病症状:病斑生在叶两面,圆形或近圆形至不规则形,大小3—6mm,病部现灰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红蓼水红花子褐斑病病原:Cercospora polygonacea。称蓼尾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叶两面生,子座不明显,仅具少量褐色细胞。8—15根分生孢子梗束生,浅榄褐色,不分枝,正直或具膝状节1—2个,顶端近截形,孢痕明显,具隔膜l—6个,大小28~93×3。分生孢子无色透明,鞭形,直或稍弯,基部近截形,顶端略尖,有隔膜不明显。

红蓼水红花子褐斑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东北、华北8月发生。

红蓼水红花子褐斑病防治方法:

1、秋末冬初,清除病残体,以减少菌源。

2、发病初期喷洒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