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根雕作品的塑造

   2016-12-29 苗业网佚名398
核心提示:成功的根雕作品的塑造,首先取决于对根材特性、种类的选择,还有就是合理的取舍。1.大减法(初定型):把冲洗干净的根材放在一定距离的视平线高度,进行全方位的环视,其目的是从某一角度寻找出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成功的根雕作品的塑造,首先取决于对根材特性、种类的选择,还有就是合理的取舍。

1、大减法(初定型):把冲洗干净的根材放在一定距离的视平线高度,进行全方位的环视,其目的是从某一角度寻找出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某一形象。经过反复观察,一旦发现,即确定主题,用粉笔勾划出去留界线,再根据材料的干湿程度,考虑其缩水率及其它损耗,在分界线以外10cm处进行分割(湿材的横断面用塑料袋扎紧)。此时的根材仅仅是基本定型。

2、小减法(再定型):指经过干燥、防腐等技法后,在“大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定型,遵循已确定的创作主题,利用根料天然的疤、洞、节、瘤、枝干走向、曲线等进行施艺。审题一定要正确,避免“做错减法”。“小减法”为最终定型,因此必须做到深思熟虑、胸有成竹、谨慎去留,否则将前功尽弃。

3、小加法:为了突出主题,扬长避短,可对根材适当地进行点缀和补充。如一舞蹈状仕女,手部木质腐朽且与主体颜色相异,这时可考虑添加一扇子或花篮来“遮丑”;又如一沙弥盘坐,脸望右上方,主题不明,此时可考虑添加一仙桃或葫芦,取名为“祝寿”或“醉禅”等,此举堪为锦上添花的神来之笔。“小加法”加的是道具、外部环境(如喜鹊登梅枝)以及底座,都是为主题服务。

4、大加法:这是一种因根材残缺不全,与想象中的作品差距太大而进行拼接的制作方法。这种方法对工艺流程的要求比较严格,木质不仅要与主体一致,其拼接部件的纹、色亦必须考虑到整体的完美性。但目前根雕界采用此法的同仁不多,认为“大加法”是刻意“组装”、复制及“翻版”,视根雕之残缺美、梦幻美、朦胧美而不见,是工艺品制作而不是艺术品之创作。

在根雕创作中,慎用大减法、巧施小减法、活用小加法、忌做大加法,力求给人们以根雕的自然美与艺术美的享受。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百科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23018483号  |  皖公网安备340123020012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