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飘落金陵,东郊梅花山上的梅花更显风姿。刚刚绽开笑颜的梅花戴上了一顶白帽子,羞怯的花骨朵则顶着冰雪含苞待放,丝毫不畏严寒。据了解,从下周开始,梅花山的梅花就进入最适宜观赏的时期。其实,古人认为“花是将开未开好”,或许最佳的赏梅时间就在当下。这两天,已经有不少喜爱梅花的人前往梅花山,在暗香浮动中踏雪寻梅。从现在开始的20多天时间,国内的多个赏梅胜地也将相继迎来赏梅佳期。这些赏梅胜地大多集中在长江流域,距离南京都不算太远,不妨去看看那里的梅花都有怎样的特点和风韵。
冬末春初,乍暖还寒、万物萧疏之际,梅花不惧寒威,渐次绽放,簇锦凝霞,于群芳之中最早传递春之讯息。人人皆知梅花美,可是怎样欣赏才最能领略梅花的神韵?中国古代文人对赏玩梅花的方法和技巧早已做出了精辟的归纳,今人看了也不得不让人叹服:原来我们的祖先这么会生活!古人自然是赏梅高手,长期研究梅花的园艺专家对赏梅也很有心得。中山植物园的专家从梅花的不同枝型来分别介绍赏梅方法,以造型见长的梅桩是赏梅活动中的冷门,但在专家看来,苍劲挺秀的梅桩同样值得欣赏。
一、古代文人这样赏梅—色香形韵时均可赏,情景讲究“二十六宜”
中国古代文人对梅花情有独钟,视赏梅为一件雅事。赏梅贵在“探”字,品赏梅花一般着眼于色、香、形、韵、时等方面。
1、色:梅花的花色有紫红、粉红、淡黄、淡墨、纯白等多种颜色。“红梅”,花形极美,花香浓郁;“绿萼”,花白色,萼片绿色,重瓣雪白,香味袭人;“紫梅”,重瓣紫色,淡香;“骨里红”,色深红重瓣,凋谢时色亦不淡,树质似红木;“玉蝶”,花白略带轻红,有单重瓣之分,轻柔素雅。成片栽植上万株梅花,疏枝缀玉缤纷怒放,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有的绿如碧玉,形成梅海凝云,云蒸霞蔚的壮观景象。
2、香:梅花香味别具神韵、清逸幽雅,被历代文人墨客称为暗香。“着意寻香不肯香,香在无寻处”让人难以捕捉却又时时沁人肺腑、催人欲醉。探梅时节,徜徉在花丛之中,微风阵阵掠过梅林,犹如浸身香海,通体蕴香。
3、形:古人认为“梅以形势为第一”,即形态和姿势。形态有俯、仰、侧、卧、依、盼等,姿势分直立、曲屈、歪斜。梅花树皮漆黑而多糙纹,其枝虬曲苍劲嶙峋、风韵洒落有一种饱经沧桑,威武不屈的阳刚之美。梅花枝条清癯、明晰、色彩和谐,或曲如游龙,或披靡而下,多变而有规律,呈现出一种很强的力度和线的韵律感。
4、韵:宋代诗人范成大在《梅谱》中说:“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着为贵。”所以在诗人、画家的笔下,梅花的形态总离不开横、斜、疏、瘦四个字。人们观赏梅韵的标准,则以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谓之“梅韵四贵”。
5、时:探梅赏梅须及时。过早,含苞未放;迟了落英缤纷。古人认为“花是将开未开好”,即以梅花含苞欲放之时为佳,故名“探梅”。梅花以“惊蛰”为候,一般以惊蛰前后10天为春梅探赏的最佳时机。
观赏梅花的情境也十分讲究。《梅品》由宋朝张功甫撰写于1194年,专门介绍如何欣赏梅花。据《梅品》曰有二十六宜:淡云,晓日,薄寒,细雨,轻烟,佳月,夕阳,微雪,晚霞、珍禽,孤鹤,清溪,小桥,竹边,松下,明窗,疏篱,苍崖,绿苔,铜瓶、纸帐、林间吹笛,膝下横琴,石枰下棋、扫雪煎茶、美人淡妆簪戴等情况下,对梅的欣赏就更富有诗情画意。 宗和
二、园林专家支招赏梅——赏梅不要只看花梅枝梅桩都很美
正值赏梅的季节,无论是它风姿绰约的身影带来云蒸霞蔚、香雪成海的美景,还是它那彻骨的幽香,都让人神往。其实,梅还有很多美往往容易被赏梅人忽视,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指点。
南京中山植物园李梅博士说,梅花按照枝型分为直枝类、垂枝类和龙游类。“梅花之美,不仅在于花朵的洁雅,更在于梅枝的苍劲。梅花的美是全方位的,花美、枝美、桩美,缺一不可。”她说,凌风傲雪的梅枝,再现玉树琼枝之美,更加能体现出它“独步早春”的精神。梅树不像其他植物开花季节绿叶婆娑。它花期无叶,花蕾如豆,花形娇小,花梗很短,花萼紧贴枝干,即使是盛开之际,繁花满树,梅树的枝条形态依然十分突出,并在树形整体上显得疏爽秀逸。直枝梅是“梅家族”中历史最悠久,成员最繁茂的一类,其特点在于枝条直上或斜出。而枝若垂柳的垂枝梅,顾名思义,枝条下垂或斜垂,看上去树冠呈伞状。即使不在花期,垂枝梅枝枝下垂,形态潇洒飘逸,亦足使人赏心悦目。铁骨虬枝的龙游梅,枝条自然蜿蜒曲扭,千姿百态似“游龙”,因此得名。
梅有个特点,越老越显得苍劲挺秀,生机盎然,历来有“老梅花、少牡丹”之说。梅桩造型的苍劲奇倔、扭曲多姿也非常值得观赏。梅桩的欣赏,古人多以“老干偃盖、苔藓封枝、盘根错节、疏花点点”为佳品。有的弯曲有致,刚柔相济;有的横卧盆面,如雄鹰展翅;有的斑驳透空,虽受到重重阻力,却仍奋力向上;有的似岩石枯峰,坚硬如铁。有些主干虽风化似枯木,但仍萌发新枝,着蕾绽花,显示顽强的生命力。
三、十大赏梅胜地都很值得一游
1、鄢陵梅花
鄢陵县位于豫东黄河冲积平原,气候宜人,四季分明,是培育南北花卉的天然试验场,尤以腊梅最负盛名。据《鄢陵县志》载,这里栽培腊梅已有千余年历史,北宋时,就成了贡品,被皇帝称之为“天下第一花”。此后,便有了“鄢陵腊梅冠天下”之美誉。
2、超山梅花
超山位于浙江余杭县内,风光旖旎,植梅名闻天下,素有“超山梅花天下奇”之誉。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国内外游人。超山北坡方圆数里,尽是梅林。梅开时节,雪海香涛,蔚成奇观。梅林之中,有两株古梅,一唐一宋,尤为名贵。超山赏梅以“宋梅亭”和“浮香阁”的山坡处为最佳,游人可以尽情领略“不知何处香,但见四山白”的景象。
3、灵峰梅花
灵峰位于杭州植物园东北角的青芝坞内。从前,曾与孤山、西溪并称西湖三大赏梅风景区。如今,古老的“灵峰探梅”又露出新的风姿。近几年来,经过重新布局建设,景区植梅已达6000余株,品种50多个,已成为西湖最大的赏梅胜地。
4、邓尉梅花
江苏吴县邓尉山在苏州城西南30公里处,崇山前抱,太湖后绕,地势十分幽深。梅开时节,香雪十里,疑如积雪,故有“十里香雪”之称。邓尉山最佳赏梅处,应是半山腰的“梅花亭”,举目环顾,山上山下,弥漫数十里,浪拥雪堆,芬芳弥漫,真是“遥看一片白,雪海波千顷”。日前,邓尉梅林在方圆近十里的景区内植梅数十万株,也有“邓尉梅花甲天下”之誉。
5、梅园梅花
无锡梅园,背依龙山,面向太湖,园林设计者根据地形高低,结合梅树的特点,以梅饰山,倚山植梅,梅以山而秀,山因梅而幽,别具特色。园内植梅5500多株,品种繁多,名品荟萃。园内还有天心台、香雪海、宝塔等步步登高的观赏景点,是较为典型的江南园林式赏梅景点。梅开时节,竞相吐艳,白玉如雪,红晕似杏,犹如置身于“若无香风吹,疑是白云绕”的玉泽香国之中。
6、梅花山梅花
梅花山位于南京市钟山南,这里依山栽植有梅花1.5万余株,品种有220多个,有“梅花世界”之称。梅花山上建有“观梅轩”,登轩观梅,梅山梅花尽收眼底。梅花山以品种奇特著称,“朱砂梅”满枝绯红,“玉蝶梅”素静雅洁,“宫粉梅”著花繁茂,“龙游梅”舒展飘逸,还有“蹩脚晚秋”、“七星梅”和“半重瓣跳枝”等梅花上品。
7、淀山梅花
青浦淀山湖梅园是上海最大的赏梅胜地,占地190亩,植梅5000多株,品种达40多个,其中不少是百年以上的古梅。近年来,经园艺家悉心培植,长势越来越旺盛,每年吸引不少游人。园内四周是一组江南仿古建筑,配以奇花异卉,古树秀竹。纵观梅园,白雪红蕾,暗香浮动,呈现一派“素艳乍开株蓓蕾,暗香微度玉玲珑”的境趣。
8、磨山梅花
武汉磨山梅园位于武汉市东郊的东湖磨山,又是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并建有自己的梅花种植基地。磨山梅园环岭临湖,环境幽静,风光别致,占地500多亩,有梅树、梅花盆景3万余株,品种200多个,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赏梅胜地。磨山梅园依地形而置,或疏或密,或迎风,或照水,井然有致,潇洒得趣。
9、罗岗梅花
驰名中外的羊城八景之一的罗岗香雪,位于广州市区30多公里外的东郊。这里四面环山迭翠,中央谷地横亘十余公里,遍植青梅荔枝。每年小寒前后,梅花盛开,百枝凝雪,千树妍唱,争奇斗艳,香浮数里。景区内还有“罗峰寺”、“罗岗湖”、“玉岩书院”等名胜古迹及“玉玺远眺”、“玉屏石胜境”。
10、梅岭梅花
韶关梅岭位于广东和江西的交界处,此处有梅花1000多亩。每逢2月上旬,正是满山梅花凌霜傲放之时,可赏梅之千般风姿,可品梅之万种情韵,那树树红梅撩拨得古今多少文人骚客心海涨潮,留下几多诸如“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红雨熟红梅”(苏轼《题岭上红梅》)的名诗佳句传诵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