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
管理员第1年

苗业网  
加关注17

苗木,花卉,盆景,草坪,园林资材

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站内搜索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官方
  • 电话:13637096123
新闻中心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百科 > 碧桃缩叶病
百科
碧桃缩叶病
2017-04-05559

碧桃缩叶病

碧桃缩叶病

分布与危害:缩叶病在我国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等16个省(自治区),尤以沿海和湖滨地区发病严重。该病主要危害桃树、樱花、李、梅等核果类木本花卉,引起早期落叶,减少新梢当年的生长量,影响当年及翌年的开花。发病严重时,树势衰弱,容易受冻害。

症状:缩叶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严重时,嫩梢、花、果也可以受侵害。感病叶片病初呈波纹状皱缩并卷曲,颜色变为黄色至红色。发病后期,叶片加厚,质地变脆,颜色变为红褐色。发病严重的年份感病植株全株多数叶片变形,枝梢枯死。春末、夏初叶表出现灰白色粉层,即病原菌的子实层,有时叶背病部也出现白粉层。最后病叶逐渐干枯、脱落。感病嫩梢节间短,有些肿胀,颜色变为灰绿色或黄色,病枝上的叶片多呈丛生状、卷曲,严重时病枝梢枯萎死亡。

病原:病原为畸形外囊菌(Taphrina deformansBerk.),隶属子囊菌亚门、半子囊菌纲、外子囊菌目、外囊菌属真菌。

发生规律:病原菌在树皮、芽鳞上以芽孢子越冬或越夏,翌年的春季萌发产生芽管,穿透叶表皮或经气孔侵入嫩叶进行侵染。孢子借风力传播。侵入叶片的病原菌菌丝体在寄主表皮下,或在棚栏组织的细胞间隙中蔓延,刺激寄主组织细胞加速分裂;胞壁加厚,使病叶呈现皱缩卷曲症状。早春温暖干旱病害则发生轻。

防治方法:

①减少侵染来源:发病初期,在子实层未产生前及时摘除病叶、剪除被害枝条,并集中销毁。

②药剂防治:早春桃芽膨大抽叶前,喷洒波美3-5度的石硫合剂,或1:1:160的波尔多液预防侵染。桃树落叶后喷洒3%的硫酸铜液,以便杀死芽上越夏、越冬的孢子。

③对危害较重的植株,用国光英纳40-600倍液喷雾防治,及时补充肥料和水分,提高植株抗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