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
管理员第1年

苗业网  
加关注17

苗木,花卉,盆景,草坪,园林资材

搜索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站内搜索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官方
  • 电话:13637096123
新闻中心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百科 > 梨圆蚧的分布危害及发生规律
百科
梨圆蚧的分布危害及发生规律
2018-04-011259

梨圆蚧Quadraspidiotus perniciosus (Comstock)又称梨齿盾蚧、梨丸介壳虫、轮心介壳虫。

一、梨圆蚧的分布及危害

梨圆蚧是国际检疫对象之一,国内分布普遍,危害区偏于北方。梨圆蚧食性极杂,已知寄主植物有150多种,主要危害果树和林木。主要果树有梨、苹果、枣、核桃、桃、杏、李、梅、樱桃、葡萄、柿和山楂等。可寄生果树的所有地上部分,特别是枝干被害后,引起皮层木栓化和韧皮部、导管组织的衰亡,皮层爆裂,抑制生长,引起落叶,甚至枝梢干枯和整株死亡。在果实上寄生时多集中在萼洼和梗洼处,围绕介壳形成紫红色斑点,降低果品价值。

二、梨圆蚧的发生规律

在辽宁南部、山东和陕西苹果园1年发生3代,以2龄若虫及少数受精雌虫在枝干上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取食危害,雄虫4月中旬化蛹,5月上中旬羽化,交尾后死亡;越冬雌虫继续取食约1个月,到6月上中旬胎生若虫,可延迟到7月上旬。第1代雌虫产仔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第2代雌虫产仔期在9月至11月上旬,世代不整齐。

梨圆蚧营两性胎生繁殖。各代雌雄性比不同,第1代为1.7∶1,第2代为1.0∶1.2。各代产仔数在54~108头之间,以第2代产仔数最高,最多单雌产仔362头。初龄若虫产出后向嫩枝、果实、叶片上爬行,在1~2日内找到合适部位,将口器插入寄主组织内,则固定不再移动,分泌蜡丝,逐渐形成白色介壳。危害果实时,晚熟品种受害重,早熟品种受害轻。梨圆蚧远距离传播主要靠苗木、接穗和果品调运。

自然抑制因子较多,主要包括越冬期死亡、自身密度拥挤性死亡和天敌的寄生与捕食等。在东北地区,越冬期死亡可达36.4%。捕食性天敌以红点唇瓢虫和肾斑唇瓢虫Chilocorus renipustulatus最常见,1头瓢虫成虫在1个月内可捕食梨圆蚧成虫和若虫700头,幼虫每月捕食350头。寄生性天敌有小蜂Prospaltella aurantii和短缘毛蚧小蜂Aphytis procli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