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
管理员第1年

苗业网  
加关注17

苗木,花卉,盆景,草坪,园林资材

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官方
  • 电话:13637096123
首页 > 新闻 > 黑麦草种植技术介绍
新闻
黑麦草种植技术介绍
2017-04-19133

黑麦草种植技术

黑麦草为禾本科草本植物,须根强大,株高80~120厘米。叶片长22~33厘米,宽0.7~1厘米,千粒重约2.0~2.2克。黑麦草种植技术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温度为12℃~27℃时生长最快,秋季和春季比其它禾本科草生长快。黑麦草种植技术在潮湿,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和有灌溉条件下生长良好,但不耐严寒和干热。而海拔较高,夏季较凉爽的地区管理得当可生长2年。黑麦草是经济价格最高,栽培最广的有两种,即多年生黑麦草和一年生黑麦草。

黑麦草种植技术

黑麦草冬春季牧草供应的当家品种,是牛羊兔猪鱼冬春青绿饲料供应的重要牧草。多年生黑麦草生长快,分蘖多,繁殖力强,茎叶柔嫩光滑,品质好,畜禽喜食,也是鱼用的好饲料;多年生黑麦草须根发达,根系较浅,黑麦草种植技术主要分布于15厘米以内的土层中,茎杆直立光滑。黑麦草营养物质丰富,品质优良,适口性好,各种家畜均喜采食。茎叶干物质中分别含蛋白质13.7%,粗脂肪3.8%,粗纤维21.3%,草质好,适宜青饲,调制干草,青贮和放牧,是饲养马,牛,羊,猪,禽,兔和草食性鱼类的优质饲草。一年生黑麦草的主要利用价值在于生长快,分蘖力强,再生性好,产量高。黑麦草种植技术株高50-120厘米,叶片柔软下披,叶背光滑而有光亮,深绿色,长20-40厘米,宽0.7-1厘米,小穗花较多,一般10-20朵,外穗长4-7毫米无芝,质薄端钝。种子为颖果,梭形,千粒重1.5克左右。多年生黑麦草喜温暖,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粘土生长。再生性强,耐刈割,耐放牧,抽穗前刈割或放牧能很快恢复生长。

黑麦草种植技术能灌易排原则,必须选择水源条件较好,能灌易排的田块;载畜量一般0.5~1头/亩(黄牛单位);就近就便原则,靠村庄和畜圈较近,便于管理利用;良田好地种草原则,选择水肥条件好的常耕田,地,土质以壤土,沙壤土,粘土地为宜;粮草轮作原则,一年生特高多花黑麦草和粮食作物轮作,每间隔1年或2年轮作1次。黑麦草种子细小,播种前需要精细整地,使土地平整,土块细碎,保持良好的土壤水分。应选择土质较肥沃,排灌方便的地方种植,整地时要施足基肥,每亩施栏粪厩肥30-50担。整地种草地全耕,耕深30厘米,碎土,挖平,开厢,厢间沟深20厘米。田地四周开挖排水沟,沟深40厘米。

播种时间一般可采取春播(3~5月)和秋播(7~9月)。如灌溉条件好,海拔在2000米以下地区全年均可播种。黑麦草种植技术夏播时须避开高温,干旱时段。多年生黑麦草可春播,亦可秋播,春播以4月中下旬为宜,秋播月底至10月中旬。每亩用种1-1.5公斤,一般以条播为宜。行距15-20厘米,撒播也可以。复土2-3厘米或铺上一层厩肥。黑麦草或与苜蓿,三叶草等豆科牧草混播。播种方法开厢拉线条播,厢宽1~1.5米(土地平整和排灌条件较好的厢宽1.5米,反之则为1米),行距20厘米,播幅5厘米,每厢播4~6行,播种后用钉耙浅挖。 播种量从美国进口的四倍体一年生特高多花黑麦草每亩播种量0.8~1公斤。

水肥充足是多年生黑麦草发挥生产潜力的关键性措施,施用氮肥效果尤为突出,黑麦草种植技术每次刈割后都应追施入粪尿,牛猪粪尿,每亩20担为宜,或施尿素每亩7.5公斤。晴天播种后立即灌溉,但水不能漫过厢面,出苗期至分蘖前特别要注意保持土壤潮湿,每隔3~6天灌透水1次,防止出苗后晒死。出苗后灌溉可漫厢。雨季则应充分利用厢间沟和田地四周的排水沟排涝,避免造成弱苗或死苗。苗期精细管理,发现缺苗即时补播。 黑麦草是需水较多的牧草,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以及每次刈割后均应及时灌溉,保证水分的供应,以提高黑麦草的产量。底肥每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钙镁磷肥50公斤,一次施完。追肥每次刈割后3~5天撒施,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每亩施尿素6~8公斤,灌溉后撒施。另外可根据当地情况施浇沼液,或将农家肥发酵晒干后压细撒施。

病虫害防治:对牧草危害最重的是地下害虫(地老虎),它咬食牧草幼苗根部,常造成大面积死苗,可根据地老虎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性,在播种前和出苗后用敌百虫(按200倍稀释,200~300克/亩),百树得(按500倍稀释,100毫升/亩)等农药在太阳落山后直接撒施。

黑麦草种植技术刈割,黑麦草刈割的适宜期一般以拔节前0.7米左右高时为好,留茬高度不应低于5厘米,齐地收割对再生不利,一般每年刈割3-5次,亩产鲜草5000-8000公斤,高的可达10000-15000公斤。黑麦草种植技术留种时,以收割1-2次后为宜,否则植株高大易倒伏,成熟不一致影响种子饱满。利用播种后40天左右,作第一次除杂性刈割,留茬3厘米左右;当牧草长至50厘米高时可第二次刈割利用,留茬1厘米;以后当牧草生长至50~60厘米高或拔节前,就必须刈割利用,留茬不超过1厘米。因牧草拔节后会造成其营养价值迅速降低,影响下一茬牧草产量黑麦草种植技术,同时也会缩短牧草的生长利用周期,加快牧草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