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
管理员第1年

苗业网  
加关注17

苗木,花卉,盆景,草坪,园林资材

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官方
  • 电话:13637096123
首页 > 新闻 > 黑麦草种植管理
新闻
黑麦草种植管理
2017-04-19128

黑麦草种植管理-黑麦草属的多年生草坪植物。它具有细弱的根状茎,须根稠密。秆丛生,质地柔软,叶亦柔软,有微毛。穗状花序,颖果种子矩圆形,棕褐色至深棕色,顶端有毛茸。每公斤种子粒数为50.44万粒。

黑麦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黑麦草种植管理种子发芽适期温度13℃以上,幼苗在10℃以上就能较好的生长。因此,黑麦草的播种期较长,既可秋播,又能春播。秋播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均可,主要看前茬作物。黑麦草种植管理可以早播,以便充分利用9,10月份有利天气,努力提高黑麦草产量;若水稻田后作,只能等晚稻收割后抓紧季节,力争早播,最好安排在连作晚稻早熟品种的田块种植黑麦草。随着播期推迟,由于播后气温下降,出苗迟,分蘖发生迟而少,鲜草收割次数减少,产量降低。连作晚稻在11月上旬开始收割,此时播种为时偏迟。因此,可以采用稻田套种,约在10月下旬播种,与水稻共生期不超过15天为宜。

黑麦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宜在年降水量为1000一1500米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上生长,适宜的 pH值为6-7。生长最适温为20℃。多年生黑麦草原产南欧,北非及西南亚,1677年英国首先栽种。株高70~100厘米,有时可达1米以上。茎秆丛生,质地较软。叶在芽中呈折叠状,叶鞘光滑,叶耳细小,叶舌短而不明显。穗状花序,小穗含小花6~11朵,无外颖。无芒,内稃与外稃等长。种子千粒重1.5~2.0克。多花黑麦草在13世纪前栽培于意大利北部,故又称意大利黑麦草。植株较粗壮,叶较阔而长,在芽中成卷曲状,叶耳大而明显,小穗含小花较多,有芒。

黑麦草种植管理在一定面积范围内,播种量少,个体发育较好。但密度过小,就会影响单位面积内鲜草总产量,特别是前期的鲜草产量。相反,播种量过大,鲜草产量未必高,且个体生长发育也受到影响。因此,只有合理密植,才能充分发挥黑麦草的个体群体生产潜力,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可亩播种量1-1.5公斤最适宜。

黑麦草再生能力强,可以反复收割,因此,黑麦草种植管理当黑麦草作为饲料时,就应该适时收割。黑麦草收割次数的多少,主要受播种其,生育期间气温,施肥水平而影响。秋播的黑麦草生长良好,可以多次收割。另外,施肥水平高,黑麦草生长快,可以提前收割,同时增加收割次数;相反,肥力差,黑麦草生长也差,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一定的生物量,也就无法收割利用。

黑麦草种植管理具体的播种量应根据播种期,土壤条件,种子质量,成苗率,栽种目的等而定。一般秋播留种田块,每亩要有35-40万左右的基本苗,约需播1公斤左右,作饲草用,并需要提高前期产量时,可多播一些,每亩2.5-3公斤。

黑麦草结籽正常,通常均采用播种繁殖。黑麦草种植管理播前需要精细整地,提早 l天深灌土地,次日在表土半湿条件下进行播种。如条件许可,耕翻土地时宜施入适量基肥,对草苗生长有利。黑麦草种子发芽迅速,一般播后5-7天即可出苗,出苗后幼苗期应注意供给水分及拔除杂草。由于它的分蘖力极强,必须定期修剪,以控制其生长高度,并促进其基部增加分蘖密度,使其迅速覆盖成形。黑麦草种子细小,要求浅播,稻茬田土壤含水量高,土质粘重,秋季播种时往往连续阴雨,或者因秋收季节劳力紧张。

黑麦草也可采用营养繁殖。通常在扩大繁殖优良品种或种子供应不足情况下采用。一般挖起 l米2草块,约可扩大移栽5一10米2,而且栽植后成活迅速,成苗率很高。黑麦草种植管理为了使黑麦草出苗快而整齐,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钙镁磁针肥10公斤/亩,细土20公斤/亩与种子一起拌和后播种。这样,可使种子不受风力的影响,避免因水稻生长繁茂,减少细小的黑麦草种子不易落地,确保播种均匀。稻板直播时,待播种后,每隔2-4公尺开一条排水沟,并将沟中的土敲碎,复盖在畦面上,作盖籽用。黑麦草种植管理人工牧草的种植材料,它不仅可以单播,还可与白三叶等其他护坡植物混合播种,一般都能获得比较良好的效果

黑麦草系本科作物,无固氮作用。因此,增施氮肥是充分发挥黑麦草生产潜力的关键措施,特别是作饮料用时,每次割青后都需要追施氮肥,一般尿素5公斤/亩,从而处长饲用期限。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啬鲜草总产量增加,日产草量也增加,草质也明显提高,质嫩,粗蛋白多,适口性好。某种程度上讲,黑麦草鲜草生产不怕肥料多,肥料愈多,生产愈繁茂,愈能多次反复收割。要求每亩黑麦草田施25-30公斤过磷酸钙作基肥。留种田一般不施氮肥为宜,若苗生长特别差垢,应适当补施一点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