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象草牧草种植方式--甜象草一种新型高蛋白高产牧草,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快,产量高,质量好,利用期长等特点,每年可收割6-8次,每亩产量15吨左右,最高可达30吨。引入广东,四川等试种,80年代推广到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福建,江西,台湾等地栽培,生长很好,是中国南方诸省饲养畜禽的重要青绿饲料,甜象草牧草种植方式种植一年可以连续采收7,8年。台湾甜象草牧草具有营养价值高,高产稳产等优点,所以种植甜象草是一项发财致富的好项目。台湾甜象草牧草每公顷产量为200-400吨,即亩产14~28吨,抗寒能力强于皇竹草,粗蛋白含量稍低于皇竹草。中国牧草网对台湾甜象草和桂牧1号杂交象草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品种均能适应试验地环境条件。台湾甜象草产草量最高,鲜草产量达到15423公斤/亩,比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10367.2公斤/亩增产5055.8公斤,提高了32.8%,而且较耐寒,越冬后恢复生长快,抗性较强,试验期间未发现病虫害。是一种高产优质的牧草,值得推广应用。
甜象草牧草种植方式在生长到50厘米时就开始刈割,第一次的刈割方法是:甜象草牧草在离地面5-8厘米处截断,这样可使甜象草加强分蘖;甜象草牧草种植方式第二次刈割时是在甜象草生长到80厘米左右时,每一株的刈割点为苗的生长点的以上的5厘米处,所以叶片全部刈割,以后每20天都按此方法刈割一次。台湾甜象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很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均能良好生长,能耐轻霜,抗寒能力强于皇竹草。甜象草牧草种植方式在广州,南宁等地能保持青绿过冬,在气温5℃以下时停止生长,8~10℃时生长受抑制,12~14℃时开始生长,23~35℃时生长迅速。甜象草这种刈割方法的优点是:能使甜象草的分蘖能力提高一倍以上;在生长点以上刈割后,甜象草的新叶片生长速度是过去的2倍以上,鲜草更鲜嫩;降低了种茎节的长度,而明显地增加了种茎节的数量(近2倍),节数的增加,也就增加了叶片的数量和种茎节的数量。
甜象草直接放进5%的生石灰水中浸泡30-60分钟,然后甜象草直接埋进5厘米深的土壤中,甜象草牧草种植方式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不低于15℃,一个星期左右即长出甜象草芽苗,20天左右当甜象草幼苗长高到20厘米以上时,挖出将甜象草种茎分株截断,进行移栽即可。台湾甜象草具有强大根系,能深入土层,耐旱力较强,经30~40天的干旱仍能生长,在特别干旱,高温季节,叶片稍有卷缩,叶尖端有枯死现象,生长缓慢,但一旦水分充足时,便会很快恢复生长。台湾甜象草再生能力强,生长迅速,故对肥料要求较高,需施用大量有机肥和氮肥。
甜象草牧草种植方式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沙土,黏土和微酸性土壤中均能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土壤最为适宜。在11-2月份或气温低于10度以下,或有霜冻的地区,一定采用大棚或小棚育苗,11-2月份提前育苗虽然需要增加一些做棚的成本,但却可以为之后打下基础,甜象草牧草种植方式当春季到来气温上升到20度以上时,您的甜象草至少要比三月份种植的提前一个月以上开始采收,且第一年的产量也要明显高很多。台湾甜象草在水分,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一般种植后7~10天即可出苗,15~20天开始分蘖。肥地分蘖多,瘠薄地分蘖少;雨季分蘖多,旱季分蘖少。所以一般只要水肥充足,就能获得高产。台湾甜象草的分蘖能力极强,生长快,采用种茎繁殖,每667平方米用芽节1500个左右,甜象草牧草种植方式种植一年后全部收获芽节可以扩种到33.3公顷(500亩)左右,种植一次可以连续采收7年,7年后再采取自繁的芽节接着种植,成功引种一次即可无限循环生产,不需要再次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