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甜象草较国内牧草的优势及栽培技术--国内养殖场常用的牧草有很多种,象草,皇竹草等是常用牧草。近年来,国家对牧草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在不断的探索牧草增产的有效途径。大陆也有牧草开始种植台湾甜象草,这种甜象草比国内其他常见的牧草产量更高,营养价值也相对要好。下面就随小编一起认识一下这种甜象草吧。
台湾甜象草是中国台湾的优质高产牧草。有关科研单位对台湾甜象草和桂牧1号杂交象草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品种均能适应试验地环境条件。
台湾甜象草产草量最高,鲜草产量达到15423公斤/亩,比桂牧1号杂交象草的10367.2公斤/亩增产5055.8公斤,提高32.8%,而且较耐寒,越冬后恢复生长快,抗性较强,试验期间未发现病虫害,粗脂肪,钙,磷均稍高于桂牧一号,是一种高产优质的牧草,值得推广。
台湾甜象草外观似皇竹草,但如将甜象草与皇竹草,桂牧1号同时投喂鹅,兔等,动物一般会首先选择甜象草,原因是甜象草几乎没有鞭毛,叶片光滑,含糖分高,产量高,适口性非常好,几年内有望成为畜牧养殖的首选牧草品种。
我们鄱阳县众森豪猪养殖场2008年种植甜象草的面积超过皇竹草,主要原因是饲养员采收甜象草不像皇竹草那样容易割手,不会被皇竹草那样的鞭毛弄得全身瘙痒,加上动物和鱼爱吃,清甜可口,消化吸收率极高。我们引进台湾甜象草已经有4年,2008年对外供种,国内大多数散户和广东,浙江等地养殖户都向我们引种。
台湾甜象草的分叶能力极强,生长快,采用种茎繁殖,种植1分地需芽节180个,一年后收获的芽节可扩种到50亩,种植甜象草一次可以连续采收7年,7年以后采取自繁的芽节接着种植,引种一次即可无限循环生产,不需再引种,广泛用于。
一,台湾甜象草直接扦插栽培:台湾甜象草在土壤,气候及管理条件较好时,可直接在大田扦插种茎种植。在平均气温达13~14℃时,即可用种茎栽植,每畦2行,株距50--60厘米,种茎可平放,亦可芽朝上斜插,覆土6~10厘米。栽植期以春季为好,两广地区为2月,江西其他附近省市为3月,但以清明前后栽种更为稳妥,可防倒春寒低温冻坏台湾甜象草嫩芽。赣州当地农民有句俗语“懵懵懂懂,清明播种”,意即对农作不在行也没关系,只要在清明气节开始种植农作物基本都不会有风险。
二,台湾甜象草开沟种植:台湾甜象草较平整的大田或地块上种植时,按不同的行距开挖种植沟,沟深14厘米左右,沟底施入适量的农家肥或钙美磷肥为底肥。可按1500-2500公斤/亩,25公斤/亩钙镁磷肥,复合肥5-10公斤/亩施入充足有机肥作底肥为宜,有机肥充足的,可适当减少化肥用量。在酸性红壤土时,还应按100-150公斤/公斤施用熟石灰进行改良。
三,浇足定根水:台湾甜象草种苗移栽后同时浇足根水或施少量清粪肥,确保土壤湿润,以定根促苗。若遇天晴干旱,需2天浇水1次,直到种苗转青时才能缓解。
四,台湾甜象草田间管理:台湾甜象草产草量高,需水肥量大。初栽种或收割后,都应当加强田间管理。苗期应及时补苗和铲除杂草,封行后能有效地抑制杂草,每次收割后应中耕,追施尿素5公斤/亩,以利再生。还应清除地边杂草,以防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