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甜象草栽培技术
台湾甜象草是我国从台湾引进的优质高产牧草。台湾甜象草适应性广,在各种土壤上均可生长。有强大的根系,抗倒伏,既抗早又耐湿,在干早少雨的季节,仍可获得较高的产量。耐酸,不耐涝,抗病虫性强。台湾甜象草栽培技术,每公顷产量为200-400吨,即亩产14~28吨,在高水肥条件下生长快,产草量高。抗寒能力强于皇竹草,粗蛋白含量稍低于皇竹草。台湾甜象草和桂牧1号杂交象草进行了为期两年的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品种均能适应试验地环境条件。台湾甜象草产草量最高,而且较耐寒,越冬后恢复生长快,抗性较强,试验期间未发现病虫害,粗脂肪,钙,磷均稍高于桂牧一号。是一种高产优质的牧草。动物一般会首先选择甜象草,其次是皇竹草。台湾甜象草不仅产量高,而且含糖量高,适口性非常好,在未来的几年,有望成为畜牧养殖的新牧草品种。
台湾甜象草栽培技术一般条件下,台湾甜象草在株高130cm~150cm的拔节期,其粗蛋白质的含量占干物质重13. 36%,比桂牧1号象草的13. 09%高2. 02 % ,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灰分分别占3. 78 % ,30. 85% ,41. 45%和10. 57 %,含量中等。年刈割8次~9次。通常3月~4月种植,5月中旬开始割草,6月~8月气温高,生长最快,产草最多占全年产量的73.9%。9月,10月份以后,逐渐降温,生长减缓,11月以后,生长缓慢。在一般栽培条件下,全年产鲜草达225t/h㎡以上,在高水肥条件下可达250t/h㎡。
台湾甜象草栽培技术选地与整地
台湾甜象草栽培技术应选择水肥光照条件良好的沙地或疏松的壤土为育苗地。亩施农家肥3000公斤,地块应深耕细作,使地表土细而疏松,土面平整,开畦宽120厘米,畦与畦之间做排水沟。地一犁一耙,耕翻深度20cm~30cm,犁翻后的地块耙碎,平整,起畦,开沟,作好墒,墒沟深20cm一30cm,宽30cm~40cm。在有坡的地块,横向作畦,减少土壤流失。台湾甜象草对土壤要求不严,各种土壤均能种植,以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中性砂壤土中生长最为适宜。在痔薄的土壤上,只要加强水肥管理,也可以获得高产。
甜象草好高温,喜水肥,不耐涝。因此,宜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向阳,排水性能良好的土壤。种植前就深耕,清除杂草,石块等物。将土块细碎疏松,并重施农家肥作基肥,最好实行开畦种植,有利于排水及田间管理。沙质土壤或岗坡地应整地为畦,便于灌溉,陡坡地应沿等高线平行开穴种植,以利保持水土,平坦粘土地,河滩低洼地应整地为垄,垄间开沟,便于排水。在大田移苗栽培前,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和过磷酸钙200公斤,在无农家肥的情况下,必须每穴(窝)施用复合肥和过磷酸钙各100克,并与底土拌均匀,以增加植株分蘖能力。最好用有机肥(厩肥)作基肥,15 000 kg /h㎡~22 500 kg /h㎡,也可用复合肥作基肥> 112. 5 kg/h㎡一225kg /h㎡。如新建基地,最好在栽植的上年冬季就将土地深翻,经过冬冻,使土壤熟化,在栽种前再浅耕一遍,每亩施足农家肥3000公斤或复合肥100公斤。
台湾甜象草栽培技术时间
台湾甜象草育苗时间:北方,4-10月可育苗;南方,可在全年任何时候育苗。冬天无霜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栽培,有霜地区,一般在3-10月份为最佳栽培时期;也可随时育苗随时移栽。华南地区除寒冷季节外,其他时间均可种植,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春播时一,当土温上升到15℃时,就可以播种茎,最佳播种季节为3月上旬至4月份。在我国南方海拔800米以下的红,黄,砂壤中种植均能生长良好,只要栽培管理得当,可获得满意的效果。2月底至10月底可种植,以3月~6月份种植最佳。在平均气温15℃即可种植,在广西桂南,2月下旬种植最好,也可全年种植。
台湾甜象草栽培技术育苗
甜象草属无性繁殖植物,一般都采用成熟的甜象草茎节为种苗,采取无性的方式栽培,可利用茎节扦插或根茎分株移栽方式,快速扩繁,种茎处理种茎处理应按此要点进行:斩种。用锋利的刀具(不能生锈,以防感染病菌)斩种,斩种时一腋芽向两侧,防止伤芽,力求做到1个~2个节为一段。引种前,要选购纯正的甜象草种茎,俗话说,好种子是丰收的希望,如果引种的不是纯正的甜象草,将给你带来巨大的损失,请切记,在土壤,气候及管理条件较好时,可直接在大田栽种植。台湾甜象草栽培技术将种节与地面成45°角斜插或平放于沟内。但一般情况下,为保证茎节(根茎)出苗率,应采用先育苗,后移栽的方式进行栽培。选取健康,无病虫害的茎秆为种节,先撕去包裹腋芽的叶片,用刀切成小段,刀口的段面应为斜面,每段保留一个节,每个节上应有一个腋芽,芽眼上部留短,下部留长,为提高成活率,有条件的可用生根粉浸条4小时(1克生根粉可处理茎节1000株)。当天切成的种节当天下种,以防水分丧失。
在较平整的大田或地块上种植时,按不同的行距开挖种植沟,沟深14厘米左右,沟底施入适量的农家肥或钙美磷肥为底肥,然后加盖7厘米的细土,扶正踏实;也可将准备好的茎节种苗与地面成45°角插入沟中,或将种苗平放在种植沟内,叶芽朝上加盖7厘米左右的细土即可。将准备好的种节腋芽朝上,并与地面成45°角斜插于土壤中,节芽入土3厘米,间距15厘米(如果直接种在大田,间距为60厘米),并用细土将腋芽覆盖,及时浇足一次清水保墒。在育苗期每天(晴天)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下种后约7-10天开始出苗,若因浇水造成土表层板结,影响出苗,生长,应及时轻松种节周围土层,适时除草,追肥,待苗长高20-25厘米时(20-30天)即可取苗移栽。苗期有一定分蘖现象,为扩大大田种植面积,可将分蘖株分数株移栽。种苗移栽后同时浇足根水或施少量清粪肥,确保土壤湿润,以定根促苗。若遇天晴干旱,需2天浇水1次,直到种苗转青时才能缓解。
台湾甜象草栽培技术规格
台湾甜象草栽培技术根据植株栽培的目的,用途不同,而栽培的株行距不同。作青饲料栽培应密些,亩2000-3000株,株行距为50×66厘米或33×66厘米;作种节繁殖,架材,观赏,栽培应稀些,每亩800-1000株,株行距为80×100厘米或70×90厘米;作围栏,护堤,护坡用的应更密些,其株距33×40厘米为好;对不规则的坡地,山地视具体情况而定,如光照不足地块宜稀植。
台湾甜象草栽培技术在整理好的地块按种植不同规格开穴,若在山坡地块上种植,选择好种植点开穴,最好为鱼鳞状或整成等高梯田式开穴种植。台湾甜象草栽培技术种茎种植栽培时开行,株行距40cm~50cm。选成熟种茎砍成2节一段,把种茎与地面呈45度斜放十行壁上,履薄土,种茎顶端外露2cm~4cm。干旱时种茎宜平放。种后保持土壤湿润。
4. 7. 2分蔸繁殆除了用茎秆繁殖外,还可利用分蔸繁殆,用分蔸繁殆成活率高。在雨季或有灌溉条件可利用分秦植株分蔸种植。台湾甜象草栽培技术田间管理
台湾甜象草栽培技术及时补苗。甜象草经大田移栽后,直到种苗返青,均要坚持浇水保湿。对缺苗缺蔸的地方,需及时移苗补栽,保证成活率在98%以上。确保每亩基本苗数量。及时查苗补蔸。种苗成活后,应及时进行查苗,发现缺苗应尽快用壮苗补蔸。如果补蔸太迟,可能会出现弱蔸缺蔸,严币影响产量。
台湾甜象草栽培技术中耕除草
台湾甜象草一般应中耕除杂草1次~2次,并结合施肥。苗期和每次刈割后应中耕除杂草,以防地间有害杂草如牛筋,狗牙根,千金子,鱼花草等。甜象草前期生长较缓慢,容易受杂草的影响,应在植株封垄(行)前进行1-2次中耕除草。第一次中耕除草,宜在种植1个月后,皇竹草开始萌发新芽,选择晴天或阴天进行除草松土,并每株施放10克尿素;第二次除草宜在种植2个半月后进行,这时为皇竹草生长最旺盛的时期,按每株施放碳铵或尿素25克,若作为培育种苗时,为避免倒伏,在植株蔸周围进行培土。每次植株收割后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以疏松土壤,减少杂草危害和再生,应注意的是,中耕除草不可伤害植株的根部和茎部。
台湾甜象草栽培技术浇水追肥
台湾甜象草栽培技术应多施有机肥,少施或不施化肥。苗期需肥量较少,台湾甜象草栽培技术拔节后的相当长的生长期间迅速生长,需肥量最多,为了满足需要,每次刈割后及时一追施氮肥150 kg /h㎡~225 kg/h㎡,或追施腐熟的有机肥15 000 kg / h㎡~22 500 kg /h㎡。台湾甜象草栽培技术长而影响台湾甜象草幼苗生长。同时,中耕利于保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和植株再生。注意将肥料埋入土中,或趁小雨天气追施,避免裸露挥发。一般出齐苗后每h㎡追施尿素150kg或粪水22 500 kg~30 000kg,提小苗赶大苗,达到苗齐苗壮,以壮蔸促苗,加快台湾甜象草生长发育。甜象草嗜肥,故在基肥施足的前提下还须适时多次追肥,以促使植株早分蘖,多分蘖,加速蘖苗生长。在植株长到60厘米左右高时,应追施一次有机肥或复合肥,在每次收割后两天,结合松土浇水追肥一次。一般追施氮肥(亩用量20-25公斤)或人畜粪肥,以确保牧草质量,提高牧草单位产草量。入冬前收割最后一茬后,应以农家肥为主重施一次冬肥,以保证根芽的顺利越冬和来年的再生。在移栽后15天时若进行一次叶面肥(一般叶面肥,激素均可,如叶面宝,农大120等,每7-10一次),将显著提高生长速度和分蘖能力,并能提高产量和改善草的品质。
甜象草喜水,故逢晴天久旱,每隔3天上午就应普遍地浇水一次;在连续多天阴天时也应注意浇水,但不耐渍水或水淹,台湾甜象草栽培技术浇水应适度,雨季还须特别注意排涝。
台湾甜象草栽培技术越冬管护
台湾甜象草宿根性强,可连续收割7年,在冬季应防冻保蔸,温度在0℃左右的地区,可自然越冬;在霜冻期较长的地区,应培土保蔸或加盖干草或塑料薄膜越冬,同时要清除田间残叶杂草,减少病虫害越冬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