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竹草栽培技术
皇竹草栽培技术由端丰农业牧草基地提供:皇竹草营养丰富,富含动物需要的17种氨基酸,干草粗蛋白含量达18%,精蛋白含量达16%,每亩所产鲜草相当于8~10亩玉米蛋白质含量,是草食畜禽的优质饲料。皇竹草是由象草和非洲狼尾草杂交育成的品种,是一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粗蛋白和糖分含量高的植物。适宜在热带,亚热带和我国南方栽培。皇竹草生长期可达到8年。它具有高产,优质,用途广泛等优点,被誉为饲草之王。用途广泛,效益好,使用该草喂畜禽可加快生长速度,降低饲料成本,产量高,每年可收割10~12次,亩年产鲜草4~5万斤,可喂4~6头牛,20~40头羊,200~400只兔。皇竹草叶柔软多汁,口感好。是各种草食性牲畜和鱼类的最佳饲料。根系发达,生长茂盛,体型高大,茎秆坚实,可作绿篱围栏,可防洪护提,保持水土,可绿化大地,美化环境,可作为生产纸张和食用菌的原材料,其汁还是无公害的绿色饮料。
皇竹草栽培技术
皇竹草植株高大,直立丛生,根系发达,在温度适宜地区为多年生植物。株高可达4-5米,节间长9.15厘米;有15-30个有效分蘖,每节着生1个腋芽,并由叶片包裹,叶片互生,长60-132厘米,叶片宽3-6厘米,8个月共生长35片叶。适应性强,适宜各种土壤,耐瘠,耐湿,栽培简单,管理粗放,只需深耕松士,用农家肥作底肥,开出排水沟,亩用种量1000株,按行,窝距2.7尺~2.1尺挖窝,土壤要比较肥沃,深厚而且排水性较好的土质,土质较差适当增加栽种量,栽种时用土压实,浇足定根水。成活10天后,每亩用15~20kg尿素提苗,每次收割后视情况施肥。该草几乎无病虫害,只需防治土蚕危害即可。
皇竹草分蘖多发生于近地表的地下或地上节,刈割后分蘖发生较整齐,粗壮,春栽单株分蘖可达20-25根。与甜象草相比,皇竹草的叶片较宽,柔软,叶色较浅,绿叶数多2-3片。皇竹草的亲本原产于热带地区,不耐严寒,喜温暖湿润气候。但它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耐寒性明显优于象草。在长期浸渍或干旱的条件下均生长良好。对土质要求不严,酸性,粗沙,粘性,红壤土和轻度盐碱性土壤均能生长。但以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粘质壤土最为适宜。
皇竹草栽培技术引种冬季无霜区,一年四季均可引种;有霜区以每年3-10月份种植为佳;如在11月份后引种,冬季应加强保温措施。栽培季节在我国南方皇竹草为多年生,适宜在平均气温大于12℃的季节种植。在湖南等南方各省适宜栽培季节是3月初至11月底。皇竹草不抽穗,只能采用腋芽进行无性繁殖,方法是用修剪刀剪带有一个节的茎。株行距10厘米x 10厘米,每平方米80-100节。茎节腋芽朝上,斜插或直插在畦上,节芽入土5厘米。插前将畦面浇透水。
由于种植的场所和目的不同,畦的规格也不同。皇竹草栽培技术坡度25度以上山地种植,应沿等高线种植方法,每667平方米栽800株。在平整的河滩或坡度小于25度的坡地种植,每667平方米栽670株。密度作饲料栽培,亩栽2000~3000株;作围栏,护堤,株距40厘米;作种节繁殖和作架材,观赏栽培,每亩600-1000株或株距1~1.5米;如光照不足,宜稀植,以免倒伏。
皇竹草栽培技术施肥可重施有机肥和氮肥,皇竹草耐肥性极强,为加快生长及提高产草量,可增加施肥次数和数量,并满足其对水分的要求。肥水条件越好,越能发挥高产优势,以宿根草计算全年产量,亩产可达20吨以上。皇竹草栽培技术土质皇竹草生长对土壤无特殊要求,各种类型土壤均能生长。皇竹草抗旱力强,在排水不畅的积水地区则生长不利。可耐低温及微霜,但不耐冰冻,对于土壤的肥力反应快速,牛粪为最佳肥料。
按栽培的距离,将栽植坑周围土壤整疏松,在疏松的土壤周围均匀撒上复合肥,每坑约为50克。然后挖坑,坑深约20厘米,栽植后浇水至土壤湿透。用较粗壮,芽眼突出的节茎,种蔸和分蘖为繁殖材料。每节 (芽)蘖为一个种苗。节(芽)可平放,也可斜放或直插,入土7厘米,保持土壤湿润,10~20天可出苗。用分蘖栽植,深度7-10厘米,栽后及时追肥,以促进成活和生长。
皇竹草栽培技术根据当地的雨水和土质情况,进行合理的浇水和施肥。如果人力允许,多浇水和施肥,可使产量大大提高。生长前期加强中耕除草,适时浇水和追肥。如用作架材,观赏,繁殖等,当植株长到2米高以后,应将下部老叶摘除,促进茎节老化,坚实硬化,增添观赏性;作为观赏,护堤,围栏,每年春季萌发前进行一次疏理,疏去部份弱小过密植株;作为青饲料栽培,当株高80~200厘米时,即可刈割利用,每年刈割4-8次,每刈割一次,施一次肥料,每亩施用尿素25千克或碳酸氢铵50千克。喂饲大型草食动物,可让植株长得高大一些再刈割;喂饲小型草食动物,可刈割嫩叶或加工成草粉。
皇竹草生长期小苗生长前期有少量钻心虫危害,可使用水氨硫磷等农药防治。皇竹草栽培技术-5度左右可以采用老兜覆盖稻草和泥土保温过冬。或采用大棚或连兜一起地窑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