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美国红枫标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生产的美国红枫意味着质量合格,顾客买苗不必担心苗木质量问题;意味着使用这些美国红枫能够达到理想的绿化美化环境的效果。近年来,看到标准化生产带来的一系列直接经济效益,我国美国红枫企业在标准体系建设中表现出越来越高的积极性。如青岛红枫枫红园林,其冠幅和分枝点都基本统一,走在我国美国红枫标准化生产的前列。但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美国红枫生产的标准体系不健全、标准实用性差、缺少检测技术标准。如何建立一个结构完善、内容全面、广泛适用的标准体系呢?
美国红枫生产的标准化需要有统一的生产管理方式和产品评价指标。例如,要根据统一的地径、苗高、根系等指标来确定美国红枫级别,要按照专家制定的技术要求来整地、育苗、修剪等。但是,标准化并不意味着只是按照一个“模子”来制造美国红枫,生产标准化应该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丰富的表现形式。
而美国红枫企业,为了生产出有市场竞争力的高质量美国红枫,则通过灵活多样的企业标准形式,将生产、经营、管理等各项作业程序具体化。近年来,市场行情频繁波动,制定具备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的企业标准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的一大因素。
近年来,针对单个树种制定的地方标准的日益增多,修订、更新标准十分频繁,这些成为旧有国家标准的有效补充。另外,一些美国红枫生产企业在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自己的生产标准。例如,青岛汇枫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按照标准生产的美国红枫,适应了生产所在地的地域性气候、土壤等环境特点,适应了采购方对美国红枫品种、株型、规格等的多样性与一致性的需求,成为美国红枫企业安身立命的一大法宝。
技术标准承担着划分美国红枫质量等级、规定美国红枫生产方法的重要功能,但仅有技术标准还远远不够。标准体系是一个服务于生产经营的完整系统,这个系统要良性运转,离不开标准实施情况等信息的反馈,从而实现系统的自我修复。因此,具有信息反馈功能的“管理标准”应运而生。
管理标准是为了达到质量的目标,而对企业中重复出现的管理工作所规定的行动准则。它是企业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的依据和手段。根据内容不同,可分为生产经营工作标准、管理业务标准、技术管理标准、经济管理标准等。要保证产品质量标准的实施,就应该在一系列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标准。
由此看来,每个美国红枫企业都应该有自己的生产管理标准,从而培育出高质量的美国红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