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免费注册|忘记密码|管理入口 返回主站||保存桌面|手机浏览|联系方式
管理员第1年

苗业网  
加关注17

苗木,花卉,盆景,草坪,园林资材

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荣誉资质
  • 暂未上传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官方
  • 电话:13637096123
首页 > 新闻 > 荷包牡丹
新闻
荷包牡丹
2019-08-021056

“荷包牡丹”又名铃儿草,它名为“牡丹”,却不是牡丹。牡丹属于芍药科,是木本,荷包牡丹属于罂粟[yīng sù]科,是草本。之所以被称为牡丹,只是因为叶子和牡丹叶长得很像。“荷包牡丹”隽永秀丽,每逢初春,一串串粉红色的心形花朵挂在枝头,错落有致,别有风情。

在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中,荷包牡丹总是关乎爱情。中国古代,荷包是男女青年定情的信物,是纯洁、坚贞爱情的象征。怀春少女把青春编织的梦幻绣成荷包,送给心上之人,寄托着绵绵的情意与涓涓的思念。小伙一旦收到意中人的这份非同寻常的礼物,也会随时带在身边,格外爱惜和珍重。

然而“荷包牡丹”中“荷包”却是一件未能成功送达的信物。相传洛阳南部汝州地区有一个叫“庙下”的村子,村里有位姑娘貌美如花、温柔贤淑、心灵手巧。她把自己彩色的青春梦幻化成山水和花卉,绣在荷包上,非常美丽。荷包上的花草惟妙惟肖,常常引得蜂蝶翩翩起舞。

这样的姑娘自然是四邻八村青年小伙们的心中女神,上门提亲的络绎不绝,然而姑娘丝毫不为所动,因为姑娘早已心有所许,有了意中之人。他与姑娘青梅竹马,两年前被征召从军,远赴边陲戍边,离家之后,杳无音信。姑娘心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日夜盼思情郎归,在漫长的等待中,为了寄托心中的相思之情,姑娘每月都要绣一个荷包挂在门前的牡丹花枝之上,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就变成了今天的“荷包牡丹”。

庙下村今天已经成为庙下乡,不知那位姑娘最终是否等到了她的情郎,得到了她的真爱?也不知她当年挂满荷包的相思牡丹是否还在那里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