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病害防治
杜鹃褪绿病的防治方法
杜鹃褪绿病的防治方法—杜鹃褪绿病,又称黄化病,是一种非侵染性病害,也是杜鹃栽培中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是因为植物缺乏铁元素引起的。广东各地栽植在偏碱性含钙质高的土壤上时有发生。南京、济南、唐山、连云港、

0评论2017-06-30392

月季花叶病的防治方法
月季花叶病的防治方法—月季花叶病分布广泛,可引起月季鲜花切花产量的质量下降。月季花叶病症状:其症状表现因月季品种不同而异。月季花叶病毒以小的失绿斑点为其特征,有时呈现多角形纹饰。病斑周围的叶面常多少有

0评论2017-06-30410

百合软腐病的防治方法
百合软腐病的防治方法——软腐病为百合的常见病,分布广泛,发生普遍。保护地、露地都发生,通常病株零星,对生产影响较小,严重时发病率可达20%以上,显著影响百合产量与品质。百合软腐病症状 此病可为害叶片、茎

0评论2017-06-30399

苹掌舟蛾的防治方法
苹掌舟蛾的防治方法—舟形毛虫(Phalera flavescens Bremer et Grey)属鳞翅目,舟蛾科。又名苹果天社蛾、苹掌舟蛾。该虫几乎遍布全国。主要危害海棠、樱花、榆叶梅、紫叶李、山楂、梅、柳等树木。初孵幼虫常群集为

0评论2017-06-30537

金叶女贞褐斑落叶病的防治措施
金叶女贞褐斑落叶病的防治措施一、金叶女贞褐斑落叶病发病症状:叶片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失绿小圆斑,后变为紫色或褐色,逐渐扩大成圆形、椭圆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大小5-10毫米×3-5毫米;后期,叶片正面

0评论2017-06-30533

仙客来细菌性软腐病的防治方法
仙客来细菌性软腐病的防治方法仙客来细菌性软腐病症状:发病初期,近地表处的叶柄花和花梗水渍状,进而变褐色软腐,导致整株萎蔫枯死,球茎腐烂发臭。病部有白色发粘的菌溢。仙客来细菌性软腐病病原:有两种,即Erwi

0评论2017-06-30450

月季根癌病的防治方法
月季根癌病的防治方法——月季根癌病又称癌肿病,分布世界各地,危害严重。美国1911年曾报导的一个病例,10000株温室栽培月季,发病率100%,死亡率30%。此病害我国分布也很广泛,乌鲁木齐、青岛、济南、北京、长沙、

0评论2017-06-30455

银杏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银杏褐斑病的防治方法——银杏(Ginkgo biloba L.),别名白果、公孙树。属银杏科落叶乔木。多栽培在各地庭院。以种子(白果)入药,具滋阴补肾、润肺止咳、平喘防虫等功效。从广东至辽宁,东起浙江,西至陕西、甘肃

0评论2017-06-30494

美人蕉青枯病的防治方法
美人蕉青枯病的防治方法——近几年各地庭园、路旁栽植的杂种美人蕉、株型矮壮、叶色墨绿,花色丰富,色彩鲜艳,深为人们喜爱。可是1998年深圳绿地大片发生毁灭性青枯病。各地每年损失近10万株,病区发病率20~30%,严

0评论2017-06-30423

仙客来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仙客来炭疽病的防治方法仙客来炭疽病症状:危害仙客来的叶片。叶片上产生圆形病斑。病斑中部呈淡褐色或灰白色,边缘呈紫褐色或暗褐色。病斑中产生许多小黑点,即分生孢子器。危害严重时可使叶片枯死.仙客来炭疽病病

0评论2017-06-30454

仙客来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仙客来枯萎病的防治方法仙客来枯萎病症状:从植株距地面近的叶始发,叶变黄枯萎,逐渐 向上蔓延,除顶端数片完好外,其余均枯死。剖开块茎,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

0评论2017-06-30455

鹤望兰褐斑病炭疽病斑枯病根腐病灰霉病青枯病防治方法
一、褐斑病为真菌性病害,病菌存活在栽培基质内及植株病残体上,借助浇水、人为操作等传播,多从生长衰弱和有伤口的叶片上侵染危害。易发生在鹤望兰叶片上。病斑初期为褐色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扩展后病斑呈不规则

0评论2017-06-30595

青杨叶锈病如何防治
青杨叶锈病如何防治——青杨叶锈病又叫落叶松杨锈病,是杨树锈病中分布最广、寄主种类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病,已见报道的国家和地区近40个,遍布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几乎有杨树的地方都可见到它的危害。本病

0评论2017-06-30438

蝴蝶兰叶锈病的防治方法
蝴蝶兰叶锈病的防治方法蝴蝶兰叶锈病症状:叶锈病(Rust Disease)可侵染多种植物,多种兰花都有可能被锈病侵袭的可能,此种病象,初期大多呈红黄或黑褐色斑点,如自斑点取些孢子,则呈橘红色,乃锈病菌类所致,久之

0评论2017-06-30554

苗木流胶病的防治方法
苗木流胶病的防治方法——流胶病又叫树脂病,在我国各地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杏、桃、李、樱桃、樱花等核果类苗木。苗木流胶病症状:被害枝干皮层呈疱状隆起,随后陆续流出透明柔软的树胶。树胶与空气接触氧化后变成

0评论2017-06-30484

仙客来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仙客来灰霉病的防治方法——仙客来灰霉病是温室、大棚栽培中的重要病害。仙客来灰霉病症状: 叶片叶柄和花梗、花瓣均可发病。叶片发病先上叶缘呈水浸状斑纹,逐渐蔓延到整个叶片,造成全叶变褐干枯或腐烂。叶柄和花

0评论2017-06-30498

鹤望兰炭疽病的防治方法
一、鹤望兰炭疽病主要症状:该病主要为害鹤望兰叶片,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边缘为红褐色细线,中央灰褐色平展,6厘米×4厘米左右大小,分生孢子盘成熟时露出细小的黑色小粒点。一般上半年老叶发病,下半年新叶发病。二

0评论2017-06-30459

蝴蝶兰叶枯病 疮痂病 的防治方法
蝴蝶兰叶枯病 疮痂病 的防治方法症状 蝴蝶兰叶枯病(Cladosporium Orchideorum)初期于叶尖呈赤褐色,逐渐蔓延全叶及茎部,则成黑褐色,并使受害部份坚硬如疣状,宛如疮痂,发生原因也是因为空气中多湿所致,病源属

0评论2017-06-30461

樱花根瘤病的防治方法
樱花根瘤病亦称冠樱病。根瘤病寄主很广,约有59科 142属 330余种。危害600余种植物 ,主要危害森林植物、经济林植物和园林植物 ,桃、李、梨、苹果、月季和樱花等 ,很易受根瘤病的危害 ,感染此病的花木 ,影响根系的发育

0评论2017-06-30538

仙客来花叶病的防治方法
仙客来花叶病的防治方法—仙客来花叶病为世界性病害,在我国十分普遍,仙客来的栽培品种几乎无一幸免。病毒病使仙客来种质退化,叶片变小、皱缩,花少、花小。仙客来花叶病症状:主要危害仙客来叶片,也侵染花冠等部

0评论2017-06-30410

鹤望兰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鹤望兰褐斑病的防治方法一、主要症状: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初期为褐色斑点,周围有黄色晕圈。扩展后病斑呈不规则状,边缘红褐色,内褐色;后期病斑黑褐色,收缩,并出现黑色粒状物。二、发病原因:为真菌性病害。病菌

0评论2017-06-301153

蝴蝶兰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蝴蝶兰灰霉病症状:该病对湿度和温度较为敏感,一般在20℃左右易发生,温度一高则被抑制住。台湾地区2~4月间,室外温度低而室内温度高,或下雨时花朵容易感染此病,尤其卡特兰及蝴蝶兰最明显。 最初花瓣上有很小褐

0评论2017-07-01473

仙客来常见细菌性软腐病 炭疽病 根结线虫病病害及防治方法
仙客来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1、细菌性软腐病 此病发生在叶柄、球茎部,叶柄处病斑初为淡褐色、水渍状软腐,扩展后病斑软腐、膨胀、破裂,表皮脱落,有臭味;球茎感染后黑褐色,软腐,糊状。生长季节可重复侵染,早春温

0评论2017-07-01515

君子兰常见叶片枯萎病病 叶斑病 细菌性腐烂病害及防治方法
君子兰常见叶片枯萎病病 叶斑病 细菌性腐烂病害及防治方法——君子兰栽培管理不当,常常引起病菌的侵入发生病害。轻者影响观赏价值,重则植株死亡。现将常见的3种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叶片枯萎病 发生部位

0评论2017-07-01544

鹤望兰根腐病的防治方法
一、鹤望兰根腐病主要症状:发病初期植株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和茎的蘖芽变成褐黑色腐烂,经过一段时日,植株枯萎。叶片变成稻草色。剖开根后可见维管束中有褐变或出现褐色条纹斑状病变。二、鹤望兰根腐病发病原因:

0评论2017-07-01417

蝴蝶兰白绢病的防治方法
蝴蝶兰白绢病症状:最初老叶软化变黄,逐渐枯干,蔓延到心部而死亡。蝴蝶兰白绢病防治方法1、发现症状时,用刀切除有病斑的假球茎,连同栽植的盆器、植料、用火烧毁。2、调整土壤PH值 该病是高温高湿病害,喜酸性。

0评论2017-07-01662

报春花灰霉病的防治方法
报春花灰霉病症状:为报春花的常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植株感病后,整株黄化,枯死。该病主要侵染叶片、嫩茎、花器等部位。多在叶尖、叶缘处发生。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浸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变成褐色并腐

0评论2017-07-01390

蝴蝶兰细菌性斑点病的防治方法
蝴蝶兰细菌性斑点病症状 此病主要是由Cercospora菌所造成,发生在叶上,叶面上散布着5mm~10mm大小的淡黄色圆形状病斑,叶的背面伴着尘土状的霉,变黑色斑点,此黑色的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此病发生在高温炎热

0评论2017-07-01477

鸢尾白绢病的防治方法
鸢尾白绢病症状 感染后叶片变黄,花茎和叶基本部出现纤维状软柔型腐斑,植株枯萎夭折。病斑上覆盖的一团团白色菌丝,呆逐步扩散到邻近的健株上。鸢尾白绢病病原 罗尔伏革菌[Corticium rolfsii (Sacc.) Curzi.],属担

0评论2017-07-01473

石榴疮痂病的防治方法
石榴疮痂病的防治方法石榴疮痂病为害症状:病害学名:Sphaceloma punicae Bitanc.et Jenk.主要为害果实和花萼,病斑初呈水湿状,渐变为红褐色、紫褐色直至黑褐色,单个病斑圆形至椭圆形,直径2-5mm,后期多斑融合

0评论2017-07-01399

« 上一页 90/9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