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滇山茶

2021-05-11 03:055540佚名花木

滇山茶    拉丁学名:CamelliareticulataLindl.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杜鹃花目    科:山茶科    属:山茶属    种:滇山茶    命名者及年代:Lindl.,1827    国际濒危等级:数据缺乏(DD)。

滇山茶(CamelliareticulataLindl.)是山茶科山茶属的灌木至小乔木,高可达15米。嫩枝无毛;叶阔椭圆形,先端尖锐或急短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叶柄无毛;红色花顶生,苞片及萼片组成杯状苞被,背面多黄白色绢毛,红色花瓣呈倒卵圆形,子房有黄白色长毛,花柱无毛或基部有白色;蒴果扁球形;种子卵球形;花期1-2月;果期9-10月[10]。滇山茶始载于《种子植物分类学讲义》。

滇山茶原产于中国,分布于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和云南等地区,在日本也有分布。生于海拔1500-2800米的山地阔叶林或混交林中,喜半阴的生长环境和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忌日晒、干燥[10]。滇山茶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易危(VU),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其繁殖方式一般为播种、靠接、扦插繁殖。

滇山茶味苦,性凉,据《云南中药资源名录》记载,其有凉血止血、解毒止痢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吐血、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泄泻和痢疾等症状。其种子可榨油以供食用,有保健作用。滇山茶还是著名的观赏花木,有上千个园艺品种[10]。其花语是:可爱、谦让、理想的爱和了不起的魅力。

一、滇山茶的植物学史

滇山茶始载于《种子植物分类学讲义》。

二、滇山茶的形态特征

滇山茶是灌木至小乔木,有时高达15米,嫩枝无毛。叶阔椭圆形,长8-11厘米,宽4-5.5厘米,先端尖锐或急短尖,基部楔形或圆形,上面干后深绿色,发亮,下面深褐色,无毛,侧脉6-7对,在上面能见,在下面突起,边缘有细锯齿,叶柄长8-13毫米,无毛。

滇山茶花顶生,红色,直径10厘米,无柄;苞片及萼片10-11片,组成长2.5厘米的杯状苞被,最下1-2片半圆形,短小,其余圆形,长1.5-2厘米,背面多黄白色绢毛;花瓣红色,6-7片,最外1片近似萼片,倒卵圆形,长2.5厘米,背有黄绢毛,其余各片倒卵圆形,长5-5.5厘米,宽3-4厘米,先端圆或微凹入,基部相连生约1.5厘米,无毛;雄蕊长约3.5厘米,外轮花丝基部1.5-2厘米连结成花丝管,游离花丝无毛;子房有黄白色长毛,花柱长3-3.5厘米,无毛或基部有白色。

滇山茶蒴果扁球形,高4.5厘米,宽5.5厘米,3爿裂开,果爿厚7毫米,种子卵球形,长约1.5厘米。在云南产的各种红花山茶当中,该种的叶及花最大,雄蕊无毛。

三、滇山茶的近种区别

异叶山茶(C.heterophyllaHu)与该种的区别在于叶基部圆形,先端稍钝,花重瓣,雄蕊变少,它只是一个栽培品种,在野生植株当中,亦出现叶基部圆形的现象,花的结构并没有异样。

四、滇山茶的生长环境

滇山茶生于海拔1500-2800米的山地阔叶林或混交林中,喜半阴的生长环境和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忌日晒、干燥。

茶花生长适温在20-32℃之间,29℃以上时停止生长,35℃时叶子会有焦灼现象,要求有一定温差。环境湿度60%以上,一般可耐-8℃低温,自然越冬,云茶稍不耐寒,在淮河以南地区一般可自然越冬。喜酸性土壤,并要求较好的透气性。茶花喜肥、喜潮湿,但又稍耐旱,积水情况下易烂根。因而茶花在疏松透气且保湿性较好的弱酸性土壤里生长良好。在光照方面,茶花喜半荫半阳。在盛夏高温季节,过强的阳光容易造成叶片灼伤,茶花在日均气温达35度以上时,绝大多数品种进入休眠状态,生长基本停止。而光照太弱,光合作用不足,也会造成枝条软弱无力,叶片小而薄,因而日照过强过弱均对茶花生长不利。

五、滇山茶的分布范围

滇山茶原产于中国,分布于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和云南等地区,在日本也有分布。

六、滇山茶的繁殖方式

滇山茶繁殖方式一般为播种、靠接、扦插繁殖。

扦插法

此方法最简便,扦插时间以9月为最佳,春季亦可。选择生长良好、半木质化枝条,除去基部叶片,保留上部3片叶,用利刀切成斜口。浸入200ppm至500ppm吲哚丁酸5至15分钟,晒干后插入沙盆或蛭石盆。插后浇水,40天左右伤口愈合,60天左右生根。用蛭石作插床,出根比沙床快些。

靠接法

选择适当的品种如油茶作砧木,靠接名贵的茶花。靠接时间一般在清明节至中秋节之间。先把砧木栽种在花盆里,用刀子在所要结合的部位分别削去一半左右,切口要平滑。然后将双方的切面紧密贴合,用塑料薄膜包扎,每天给砧木浇水两次,60天后即可愈合。这时可将其栽植于树荫下,避免阳光直射。翌年2月,用利刀削去砧木的尾部,选择适合地再行定植。

叶插法

茶花繁殖一般采用枝条扦插繁殖,但有些名贵品种由于受枝条来源的限制,或考虑到取材后会影响其树形,所以也采用叶插法。以山泥作扦插基质,可拌入三分之一的河沙,以利通气排水,基质盛在瓦盆中,然后进行盆插。叶插最好在雨季进行,取一年生叶片作叶插材料,太老不易生根,过嫩容易腐烂。插入土中约2厘米,插后压紧土壤,浇足水,然后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一般3个月可以发根,第二年春可以发芽抽枝。

七、滇山茶的栽培技术

土壤:土壤是盆栽茶花的生长基础,因为茶花根系依赖土壤生长、发育,茶花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主要从土壤中吸取。茶花喜欢偏酸性、含腐殖质较高、疏松通气的山地红(黄)壤土,pH值在5至6.5之间,不能采用碱性土或黏性重的土壤作盆栽茶花基质。土壤配制:山泥土(种作物的熟化红壤土)50%,木屑或食用菌渣40%,饼肥粉或牲畜粪和磷肥粉10%,三者拌匀,浇水适量装袋熟化,夏秋20天以上,春冬30天以上,这种土壤不仅疏松通气,还能保肥保水,适合茶花生长发育。

光照:茶花需要合适的光照,但是又怕高温烈日直射。春季、秋末时将茶花要移到见光多的阳台上或地面,接受全天光照,促使植株生长发育,促使它花芽分化,花蕾健壮。进入夏天阳光最为强烈,就要将花盆移到见光背阳、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养护,也可以移到北边阳台上或南边阳台内下边莳养,还可以用75%遮阳网,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将植株盖好,避免烈日直射,引起叶面创伤或小株枯萎,有条件的将茶花移到阳棚下安全越夏。

温度:温度是茶花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茶花喜欢温暖,生长最宜的温度为18℃至25℃,相对湿度60%至65%。茶花的生长,春梢一般在3月中下旬萌动,4月份开始抽芽,5月中下旬形成顶芽,停止生长,逐渐分化出叶芽或花芽,从花芽形成直到开花要180天至240天。夏梢在7月下旬萌动,至9月上旬停止生长。茶花虽然耐低温,但遇寒潮侵入,气温骤然下降0℃以下或又遇上干燥西北大风,就会引起嫩枝冻害,花蕾受冻害则枯萎,为此,就将花盆移到背北向南处养护,使它安全越冬。

浇水:茶花叶片多,叶片面积大,蒸腾作用快。茶花喜欢湿度较大气候,也喜湿润的土壤。因此,要给盆栽茶花补足水分,在春秋生长季节每天浇水1次,在夏天特别是“三伏天”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如果地面干燥还要向花盆的地面和周边浇水或喷水1次至2次,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植株就生长茂盛。同时,注意因浇水多,而且大多数家庭都是浇自来水,天长日久花盆的土壤就会碱化。为此,在浇水时,每月补浇0.5%至1%硫酸亚铁水,也可以采用5%至8%食用酸醋液,对叶片进行喷施。茶花喜欢湿润的土壤,但又怕花盆内积水,在下雨天如果盆内积水,必须及时排除,以免根系浸泡在水中闷死、腐烂。

施肥:茶花是喜肥花卉,因为树势健壮,叶片较多,花期也较长,因而需肥量也多。在施肥过程中,施足液肥,结合换盆施足长效肥,根据花盆大小,每盆施3克至80克腐熟饼肥粉或晒干鸡鸭粪,放到盆底下与底土拌匀。根据植株生长时期,增施有机肥。除冬夏最冷最热时外,每月施1次至2次腐熟枯饼水,其施肥方法:将盆边土壤扒开2分左右,将液肥施入沟内即用土壤覆盖,避免发生异味。也可以将腐熟的饼肥粉施在盆边与盆土拌匀,让花卉慢慢吸收。城市种花可以上花市购买花卉专用肥,既卫生又安全。为使茶花生长更好,在茶花生旺盛期,每月要进行1次至2次根外施肥,以0.2%至0.3%磷酸二氢钾和1%至2%的植物生长素喷施叶片。施肥的原则:宜轻不宜重,宜淡不宜浓,宜少不宜多,必须坚持薄肥勤施的方法,特别是不要施生肥。

通风:茶花喜欢生长在空气适度流动的环境中生长,最喜爱微风吹动,它喜东南风带来的水汽,但怕西北风和大风,而使水分蒸发过快,茶花供求失去平衡,株叶也易损伤,造成植株落蕾落花现象。冬季茶花要放在避风向阳环境中养护,并有一定温度和湿度。春秋季节要将花盆移到阳台,使它通风透光,受微风摇动,这样不仅植株生长良好,也有利于花芽分化,花蕾生长发育,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通过多年的实践表明,适度通风,适宜光照,能起到预防病虫害的作用。

八、滇山茶的主要价值

观赏:花香,是云南八大名花之首,有很大观赏性。该种在中国云南栽培历史悠久,品种多达百余个,为世界著名观赏花木,与山茶花齐名,其花大繁茂、花姿多样、花色绚丽,在冬春季节构成了云南高原的独特景观。可孤植、群植于公园、庭院及风景区,是优良的观赏树种。滇山茶还是著名的观赏花木,有上千个园艺品种[10]。

药用:滇山茶可供药用,据《云南中草药》和《中药大辞典》等医学典籍记载,其具有凉血止血,解毒止痢的功效。在民间,常用于治疗吐血,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泄泻,痢疾,汤火伤。种子含油量高,可食用且有着比其他食用油更优越的药用及营养品质,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远远高于普通食用油,连续食用野山茶油6个月以上,能有效改善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抑制甘油三酯的升高,帮助“三高”(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患者改善健康,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茶油可以抗紫外线,防止晒斑,减少皱纹。

叶、花、果实:凉血止血,调经。用于鼻衄,崩漏,月经不调。

九、滇山茶的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十、滇山茶的植物文化

花语是:可爱、谦让、理想的爱和了不起的魅力。

举报
收藏 0
山茶科
山茶科拉丁学名TheaceaeMirb.界植物界亚界绿色植物亚界总门轮藻总门门被子植物门亚门木贼亚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超

0评论2023-06-10393

三叶海棠
三叶海棠别名:山茶果、野黄子、山楂子(《中华药海》下部41页)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蔷薇目科:蔷薇科属:苹果属种:三叶海棠采收时间:8-9月果实成熟时采摘用量内服:煎汤,6-12g。三叶海棠

0评论2022-03-07790

山茶属
山茶属中文学名:山茶属拉丁学名:CamelliaL.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杜鹃花目科:山茶科亚科:山茶亚科族:山茶族属:山茶属分布区域:中国的长江以南至云南及越南地区,及

0评论2020-12-212350

杜鹃叶山茶
杜鹃叶山茶学名:CamelliaazaleaC.F.Wei别称:杜鹃叶山茶、四季红山茶、杜鹃红山茶、假大头茶、张氏红山茶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侧膜胎座目亚目:山茶亚目科:山茶科属:

0评论2020-05-031323

毛蕊红山茶
毛蕊红山茶拉丁学名:Camelliamairei(Lévl.)Melch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侧膜胎座目亚目:山茶亚目科:山茶科亚科:山茶亚科族:山茶族属:山茶属亚属:山茶亚属分布区域

0评论2020-04-091280

四季茶花
四季茶花拉丁学名:Camellia Azalea别称:四季杜鹃茶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目:杜鹃花目 Ericales科:山茶科 Theaceae属:山茶属 Camellia种:杜鹃红山茶。四季茶

0评论2020-04-092265

山茶花养殖养护方法介绍
很多花友家里都有盆栽的山茶花,但是如何侍弄好山茶花,却是经验不足,我们根据几大养殖要点一一介绍:1、土壤是盆栽山茶花的生长基础,因为茶花根系依赖土壤生长、发育,茶花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主要从土壤

0评论2019-11-02591

耐冬树
耐冬树拉丁学名:CamelliajaponicaLinn.别称:耐冬树、山茶(南方叫法)、山茶花、耐冬(北方叫法)、绛雪界:植物界科:山茶科属:山茶属分布区域:青岛、崂山、即墨、乳山、荣成海滨地区。耐冬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0评论2019-10-101888

马蹄花
马蹄花别名:山马茶、马茶花、三友花、山茶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百合目科:夹竹桃科。马蹄花是天南星科

0评论2019-08-11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