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滇虎榛

2022-06-07 16:103630佚名苗业网

滇虎榛    拉丁学名:OstryopsisnobilisI.B.BalfouretW.W.Smith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    目:山毛榉目Fagales    科:桦木科Betulaceae族:榛族Coryleae    属:虎榛子属Ostryopsis    种:滇虎榛    分布区域:中国四川、云南    保护级别:易危(IUCN标准)。

滇虎榛,拉丁学名OstryopsisnobilisI.B.BalfouretW.W.Smith,属于虎榛子属下的一个种。

一、滇虎榛的形态特征

滇虎榛是灌木,高1-5米;枝条暗灰褐色,无毛,具不明显的条棱,密生皮孔;小枝褐色,密被灰色绒毛,间有疏生长柔毛,疏生皮孔;芽卵状,长约5毫米,芽鳞数枚,覆瓦状排列,背面密被白色绒毛。叶宽卵形或卵形,少有圆形,长2-8厘米,宽1.5-6厘米,顶端锐尖或钝,很少近圆形,基部近心形或斜心形,少有圆形,边缘具不规则的锐锯齿,上面深绿色,幼时密被白色长柔毛,后渐变无毛,下面淡绿色,被稠密的淡黄褐色绒毛;侧脉5-9对,上面显著凹陷,下面隆起;叶柄短,长2-5毫米,密被绒毛。

滇虎榛是雄花序单生或“枚并生于小枝的叶腋,长1-2厘米,下垂;苞鳞密被褐色绒毛。果多枚排成总状,生于小枝顶端,几无梗;果苞长约1厘米,下部紧包小坚果,向上渐狭呈管状,外面具条棱,密被灰黄色柔毛,成熟后一侧开裂。顶端通常二浅裂,裂片长不及果苞的1/5,小坚果卵状,长约1毫米,直径约3毫米,褐色,具显明的细肋,疏被长柔毛。

二、滇虎榛的生长环境

滇虎榛常见于海拔1500-3000米的河谷和岩坡,成丛生长。

三、滇虎榛的分布范围

四川西南部及云南西北部的特有种;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西北部金沙江与澜沧江分水岭。

四、滇虎榛的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易危(VU)。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