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油桐扁刺蛾

2022-01-21 22:3310630佚名花木

油桐扁刺蛾    拉丁学名:Thoseasinensis(Walker)    别名:黑点刺蛾、痒辣子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六足亚门    纲:昆虫纲    亚纲:有翅亚纲    目:鳞翅目    科:刺蛾科    属:扁刺蛾属    种:油桐扁刺蛾。

油桐扁刺蛾,Thoseasinensis(Walker),刺蛾科扁刺蛾属的一种昆虫。体长13-18mm,翅展28-39mm,体暗灰褐色,腹面及足色深,触角雌丝状,基部10多节呈栉齿状,雄羽状。前翅灰褐稍带紫色,中室外侧有1明显的暗褐色斜纹,自前缘近顶角处向后缘中部倾斜;中室上角有1黑点,雄蛾较明显。后翅暗灰褐色。

一、油桐扁刺蛾的基本信息

名称:油桐扁刺蛾

学名:Thoseasinensis(Walker)

类属:鳞翅目刺蛾科

二、油桐扁刺蛾的形态特征

油桐扁刺蛾卵扁椭圆形,长1.1mm,初淡黄绿,后呈灰褐色。

油桐扁刺蛾幼虫体长21-26mm,体扁椭圆形,背稍隆似龟背,绿色或黄绿色,背线白色、边缘兰色;体边缘每侧有10个瘤状突起,上生刺毛,各节背面有2小丛刺毛,第4节背面两侧各有1个红点。

油桐扁刺蛾蛹体长10-15mm,前端较肥大,近椭圆形,初乳白色,近羽化时变为黄褐色。

油桐扁刺蛾茧长12-16mm,椭圆形,暗褐色。

三、油桐扁刺蛾的分布与危害

油桐扁刺蛾广布于全国各地,可以为害油桐、茶、桑、麻类、桃、李、梨、柑桔、芒果、乌柏、栎等多种植物。

油桐扁刺蛾为害特点:油桐扁刺蛾以幼虫蚕食植株叶片,低龄啃食叶肉,稍大食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食成光秆,致树势衰弱。

四、油桐扁刺蛾的发生规律

北方年生1代,长江下游地区2代,少数3代。均以老熟幼虫在树下3-6cm土层内结茧以前蛹越冬。1代区5月中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开始羽化、产卵,发生期不整齐,6月中旬-8月上旬均可见初孵幼虫,8月为害最重,8月下旬开始陆续老熟入土结茧越冬。

2-3代区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中旬-6月上旬羽化。第1代幼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7月中旬。第2代幼虫发生期为7月下旬-9月中旬。第3代幼虫发生期为9月上旬-10月。以末代老熟幼虫入土结茧越冬。

成虫多在黄昏羽化出土,昼伏夜出,羽化后即可交配,2天后产卵,多散产于叶面上。卵期7天左右。幼虫共8龄,6龄起可食全叶,老熟多夜间下树入土结茧。

五、油桐扁刺蛾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结合营林措施,挖除树基四周土壤中的虫茧,减少虫源。

2、化学防治:幼虫盛发期喷洒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l000倍液、25%爱卡士乳油1500倍液、5%来福灵乳油3000倍液。常用药剂敌敌畏辛硫磷马拉硫磷亚胺硫磷爱卡士来福灵。

举报
收藏 0
扁刺蛾
扁刺蛾别名:洋黑点刺蛾、辣子中文学名:扁刺蛾拉丁学名:Thoseasinensis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亚门:六足亚门纲:昆虫纲insecta亚纲:有翅亚纲目:鳞翅目科:刺蛾科Eucleridae属:扁刺蛾属种:扁刺蛾

0评论2022-01-21983

扁刺蛾的防治技术
扁刺蛾Thosca sinensis(Walker)属鳞翅目,刺蛾科。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和华南等地。幼虫为害茶花、栀子花、梧桐、紫藤、大叶黄杨、白玉兰、香樟、枫杨、桂花、柑橘、榕树、核桃、芍药、牡丹、大山樱和女

0评论2017-01-13437

扁刺蛾的形态习性与危害及防治方法
扁刺蛾Thosea sinensis(Walker),属鳞翅目刺蛾科。扁刺蛾分布与危害: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四川、云南、陕西等地。危害山茶、白杨、栀子花、海棠、

0评论2016-12-2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