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香、七里香、千里香、万里香的花语和象征代表意义:爱情的俘虏
九里香(学名:Murrayaexotica),又称:石辣椒、九秋香、九树香、七里香、千里香、万里香、过山香、黄金桂、山黄皮、千只眼、月橘。拉丁文名:MurrayaexoticaL.芸香科、九里香属常绿灌木,有时可长成小乔木样,株姿优美,枝叶秀丽,花香浓郁。根、茎、叶所含化学成分与千里香类同,产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五省区南部。常见于离海岸不远的平地、缓坡、小丘的灌木丛中。喜生于砂质土、向阳地方。南部地区多用作围篱材料,或作花圃及宾馆的点缀品,亦作盆景材料。
九里香原产于台湾、热带亚洲、马来西亚、菲律宾。属芸香科,月橘属,常绿乔木或小灌木。分枝多,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近于无柄,叶呈卵形,叶表平滑。顶生或腋生呈伞形花序,花白,有强烈香气,可传得很远。
相传距其七华里香味仍可闻,故名为“七里香”。花后还能结红色浆果,熟果可食用。驱蚊效果很好。七里香是热带观赏性植物,多用于庭园绿篱、盆景观赏。九里香开花香气宜人,南方做绿篱栽植,或做建筑物的基础栽植,亦可盆栽供室内观赏。
九里香花可提取芳香油。由于七里香茂密、香气浓厚的特点,其经常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被提及,用于表达某种特定的意境。20世纪台湾著名的女作家席慕蓉写作生涯中的第一首诗即名为《七里香》,诗人以七里香为背景,追忆二十年前的青春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