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居住区景观的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设计、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
一、以人为本原则:即以人为中心,根据居民的行为规律和居住区的功能进行景观规划与布局,从人的心理与审美要求出发来营造居住区景观环境,按照人体功效学原则进行住宅空间尺度设计。人与自然是通过社会来发生作用的,因此人居环境中的社会关系或社会联系对人生命的影响甚至比其中的物质条件更为重要。通过调查分析得知,居民对居住区环境有生理、安全、社交、消闲和审美5个层次的需求。其中,生理与安全需求是人作为一个自然物种的基本需求,社会交往、休闲与审美需求是人作为社会的人的需求,是更高层次的需求。
因此,在居住区绿地景观布置时必须“以人为本”,充分考虑生活其中的不同人群的不同层次的需要,以自然山水、植物、地形地貌以及建筑设施等为基本素材,通过艺术手段来创造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美观而有序的居住环境,以促进居民身心活力的恢复与有序化,从而提高居民的身心健康,使小区成为居民朝夕与共的理想乐园。
二、生态性原则(即科学性原则):即以植物景观主体,以绿色设计为根本,以提高绿化覆盖率为主要目的,根据生态学原理来选择适宜的景观植物,合理设计植物群落,注意植物景观与建筑、园林小品等的协调性,为居民创造一个清静、卫生、优美、生态功能完善的居住环境。
三、美观原则(即艺术性原则):即以自然为师,运用中国园林的艺术理论,在材料、颜色、形状、质感、高度、宽度、姿态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合理布置小区各种绿地,提高景观设计的整体艺术水平,以给居民视觉与审美上的满足,使居民由此产生愉悦的感觉和美的享受。
四、实用性原则:大处着眼,细处着手,认真研究居民日常生活行为需求,从区域总体景观的规划到景观单元的设计,都要力求方便实用,以提高绿地及各类环境设施的利用率。
五、经济性原则:建筑材料、植物材料等尽量乡土化,以减低建造成本和维护管理费用。避免过分强调绿地景观的美化作用,过多使用奇花异草或大面积铺设草坪,因为奇花异草存在一个适应性问题以及群落稳定性问题,而草坪的维护管理费用通常是一般乔灌木的3-5倍,又因群落结构单调,其生态效益仅为同样面积乔灌草复合群落的1/40。此外,单体小品设计也应避免华而不实,而应充分考虑居民的文化背景及欣赏水平等。
六、空间组织立意原则:景观设计必须呼应居住区设计整体风格的主题,硬质景观要同绿化等软质景观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园思路和手法。当然,城市设计和园林设计的一般规律诸如对景、轴线、节点、路径、视觉走廊、空间的开合等,都是通用的。同时,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的开放度和私密性组织空间。如公共空间为居住区居民服务,景观设计要追求开阔、大方、闲适的效果。私密空间为居住在一定区域的住户服务,景观设计则须体现幽静、浪漫、温馨的意旨。
七、体现地方特征原则:景观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特征和基地的自然特色。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区域和文化地域的特征相去甚远,居住区景观设计要把握这些特点,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环境。如青岛,“碧水蓝天白墙红瓦”体现了滨海城市的特色,海口“椰风海韵”则是一派南国风情,重庆,错落有致那应是山地城市的特点,而苏州,“小桥流水”则是江南水乡的韵致了。同时居住区景观还应充分利用区内的地形地貌特点,塑造出富有创意和个性的景观空间。
八、使用现代材料原则: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
1、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
2、复合材料的使用;
3、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
4、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
5、重视色彩的表现;
6、DIY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
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九、点线面相结合原则: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居住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居住区中景观汇集的高潮。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居住区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
1、亲地空间,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
2、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
3、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
4、亲子空间,居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爱、合作、冒险的精神。
十、结束语:居住区景观设计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宏观上,居住区景观设计要体现出我国历史及现阶段发展的趋势。微观上,景观设计要结合地方特色与地域特征,更多的采用节能、环保新材料,充分利用、二次利用建筑垃圾,创造出既具有历史文化又有地方特色的优秀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