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浅谈中国园林的创新思路

2018-01-18 06:086660园林园林

浅谈中国园林的创新思路

浅谈中国园林的创新思路——实际上,中西方园林在本质上的差异,不像在形式上的差异那样大。虽然在空间布局、视线组织等表现手法上两者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在塑造地域景观、展示领土风貌的园林本质方面,两者是一致的。即使在表现形式上,中西方园林也存在着相互融合的趋势。因此,透过现象看本质,求同存异才是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思路。

比如,中国园林在空间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分隔与渗透,通过视线的引导和视觉的转换,便将一系列局部空间巧妙地集合成整体空间。法国园林采取多视线相互叠加的手法,借助几何形体形成园林布局。但是,以视线组织空间的原则彼此是相通的,基于视线的设计方法可以成为相互理解与交流的手段之一。

此外,因地制宜是各国风景园林师普遍遵循的设计原则。然而由于对“地”的理解与认知程度不同,导致各自的行动就大相庭径了。中国设计师对“地”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场地的形状和地形变化。中国设计师对外在形式的追求,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由于缺乏整体意识,孤立的设计行为成为随意的个性发挥。

相反,西方设计师所理解的“地”,却是土地和领土的概念。改善国土风貌、实现领土景观和谐成为西方设计师追求的目标。因此,从领土的整体性出发,对局部对土壤、水体、植物等进行整治,实现局部与整体和谐,成就了西方设计师带有“领土扩张主义者”特征的行业野心,设计视野大大超过了中国园林师。

因此,观念上的转变,是中国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方向上的明确,才能使中国风景园林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1、符合风景园林发展方向

中国风景园林的发展与创新,必须符合国际发展潮流和中国社会发展要求。在强调生态型、节约型园林建设的背景下,不顾自然资源条件、生态环境状况和历史地理特征的发展创新,不可能产生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作品。中国风景园林师应加强对本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的研究,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发展之路

2、继承本土园林文化传统

风景园林的发展与创新,往往在于对传统的重新创造。在使传统获得新生的同时,新型风景园林也就随之诞生了。在此方面,我们看到法国传统园林已获得新生,而中国传统园林的复兴还任重道远,中国风景园林师责无旁贷。

然而,继承传统还必须考虑到时代的价值。继承传统不是照搬照抄,不能完全沉缅于传统之中。而是要以时代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发现传统的时代价值,从而使传统获得新生。发现是发展创新的基本要求。诚然,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各种园林样式都已出现并相继成熟了。要想在园林的整体上获得突破与创新,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然而随着新观念、新思想和新要求的出现,园林局部的创新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

以建筑占主导的中国传统庭园,在大多数情况下已没有存在的必要性了。而中国传统园林在意境表达、空间组织、视线布局和营造舒适的小环境气候条件方面的手法,非常值得现代设计师学习和借鉴。

3、突出风景园林行业特征

风景园林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等。然而,各个学科的发展创新,并不能代表风景园林行业的发展创新水平。因此,风景园林的发展还应以突出自身的特征为目标,不能因强调各个学科之间的共性发展,忽视了园林行业的个性发展。

就建筑与风景园林而言,两者之间既存在许多共性特征,也有着个性上的较大差别,尤其是对待时间的概念上。建筑对设计师来说是终点,而园林是设计师的开始。时间标志着建筑物的老化,建筑师关心的是如何抵御建筑的老化问题;时间也代表着变化,园林师不仅要关心园林的时间性和周期性变化特点,还要关注自然要素的生命力和园林景观的脆弱性特征

园林是创造风景的艺术,是自然的艺术再现。虽说风景园林是由人工而非大自然创造的,但并不意味着要突出园林的人工性。园林行业的本质特征是利用土地、水体、植物、天空等自然要素创造风景的技艺,园林中自然要素的利用方式,是考核设计师技能水平的标准

自然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宽泛的自然观不足以支撑风景园林的发展创新。早在公元3世纪,风景(山水)一词就在汉语中出现了,人工营造的文人山水园始于12世纪。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曾将原始的大自然称作第一自然,经过人类耕作的文化景观称为第二自然。被称作第三自然创造性景观,即园林,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出现。

虽然中国人比西方人更早地发现了自然风景的价值,但是并不能掩盖中国园林师对自然的理解与表达还很肤浅的事实。当代风景园林师惟有抛弃表面化和符号化的表现方式,通过对自然外在形式的研究而发现自然的机理和能力,并充分利用自然的能力进行领土的安排与整治,才能使风景园林艺术得到真正的创新与发展。

水土无疑是园林中最重要的自然元素之一,常言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换言之:一方水土造一方园。基于水土特征的风景园林设计,既是风景园林行业本质特征的反映,也是生态型、节约型园林建设的要求。对笔者而言,风景园林设计就是对场地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全面挖掘、精心提炼和高度概括,其中水土是最重要的设计因子。

举报
收藏 0
中国园林21种常用绿化树种的简介、栽植、养护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一、桂花1.桂花的简介桂花为常绿阔叶乔木,高可达15米,树冠可覆盖400平方米。桂花实生苗有明显的主根,根系发达深长。幼根浅黄褐色,老根黄褐色。嫁接苗的根系因砧木而异;插条埋人土中各处易生不定根,但无明显主根

0评论2021-05-292886

浅谈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的关系
中国园林从殷周时期的“囿”起源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受到了来自博大的华夏传统文化多方面的影响。中国园林“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以“乘物以游心”的方式,追求一种“天人合一

0评论2020-01-10712

论中国园林文化的和合精神
本文摘自《华中建筑》2006年第7期作者:刘海燕吕文明历经三千年的不断发展,中国园林能形成在世界园林史上十分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中国园林文化始终贯穿了和合文化的精神。该文以和合文化为楔入点,

0评论2020-01-08646

中国园林分类意义及影响介绍
中国园林我国的园林艺术,如果从殷、周时代囿的出现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并具有极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园林是人们为了

0评论2017-07-25581

中国园林的特点
园林绿地的几种形式园林绿地的形式,可以分为三大类: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一、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西方园林,从埃及、希腊、罗马起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以前,基本上以规

0评论2017-06-27380

中国园林的误用滥用
中国园林的滥用不仅存在于住宅,连城市公共建筑也存在这一现象。诸多城市的一些城市大道两侧的楼顶就非得搬弄一些亭台楼榭等园林元素,但事实上,这样不仅谈不上审美,还有碍观瞻。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出国人对本民

0评论2017-05-14434

中国园林建筑艺术的美学思想
一、飞动之美中国古代工匠喜欢把生气勃勃的动物形象用到艺术上去。这比起希腊来,就很不同。希腊建筑上的雕刻,多半用植物叶子构成花纹图案。中国古代雕刻却用龙、虎、鸟、蛇这一类生动的动物形象,至于植物花纹,要

0评论2017-05-06491

试论中国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
一、引言:园林是人们理想中的天堂,自然是园林需要着重表现的一方面,各民族的园林艺术都竭力表现出人工美与自然美的和谐,园林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是中西方园林共同的特点。然而,各民族对自然美的认识有着很大的

0评论2016-07-08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