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矮牡丹

2023-06-01 09:272650佚名花木

矮牡丹    拉丁学名:PaeoniajishanensisT.Hong&W.Z.Zhao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木兰纲    目:虎耳草目    科:芍药科    属:芍药属    种:矮牡丹    命名者及年代:Rehd.,1921    保护级别:中国国家重点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易危(VU)IUCN标准

矮牡丹(PaeoniajishanensisT.Hong&W.Z.Zhao)是毛茛科、芍药属牡丹的变种,落叶灌木。茎高可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叶背面和叶轴均生短柔毛,顶生小叶宽卵圆形或近圆形,裂片再浅裂,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小叶柄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花单生枝顶,苞片长椭圆形,萼片绿色,宽卵形,大小不等;花瓣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花丝紫红色、粉红色,上部白色,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顶端有数个锐齿或裂片,完全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时开裂;5月开花;6月结果。

矮牡丹分布于中国陕西延安。生山坡疏林中。

矮牡丹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药用和观赏价值。矮牡丹作为栽培牡丹的原始种之一,在分类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牡丹品种选育的重要遗传资源。

矮牡丹被列入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一、矮牡丹的形态特征

矮牡丹是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叶背面和叶轴均生短柔毛,顶生小叶宽卵圆形或近圆形,长4-6厘米,宽3.5-4.5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再浅裂。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柄长1.2-3厘米;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5-6.5厘米,宽2.5-4厘米,不等2裂至3浅裂或不裂,近无柄;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

矮牡丹花单生枝顶,直径10-17厘米;花梗长4-6厘米;苞片5,长椭圆形,大小不等;萼片5,绿色,宽卵形,大小不等;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长5-8厘米,宽4.2-6厘米,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雄蕊长1-1.7厘米,花丝紫红色、粉红色,上部白色,长约1.3厘米,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顶端有数个锐齿或裂片,完全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时开裂;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二、矮牡丹的产地生境

矮牡丹分布于中国陕西延安。生长在山坡疏林中。

三、矮牡丹的繁殖方法

矮牡丹的自然繁殖能力不强,属于兼性营养繁殖类型,种子繁殖能力很弱。主要依靠根状茎和根出条繁殖。矮牡丹根系主要分布在15-25厘米的土壤表层中,在适宜条件下,尤其在母株地上部分受损伤时容易产生根出条,形成新的植株。此外,在根颈部位形成横向地下茎,也是矮牡丹常见的繁殖方式。矮牡丹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主要以根出条和根状茎进行繁殖,并以此更新和扩展,新生小植株大都集中在母体周围,形成无性系集群分布的特征。矮牡丹无性系分株种群年龄结构可明显分为强增长型、平缓增长型、稳定适应型和波动型,反映在该生境下无性系分株种群的历史、生长潜力。在矮牡丹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发生时间和发生方式的不同以及环境条件的差异,单株生长发育的表现不同,出现种群个体高度上的差异,且植株高度与年龄和生境条件有密切关系。

四、矮牡丹的主要价值

矮牡丹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植物资源,具有重要的药用和观赏价值。矮牡丹作为栽培牡丹的原始种之一,在分类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牡丹品种选育的重要遗传资源。

五、矮牡丹的保护级别

1、保护级别: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2、濒危原因:一是种群规模较小。植物种群的规模直接影响种群的生存潜力。种群规模小且竞争力弱是种群趋向濒危的特征之一。且易受到环境波动、灾害和遗传漂变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处于濒危的机率较高。二是生境条件的制约。矮牡丹属喜光植物,水分和光照条件是影响矮牡丹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矮牡丹多分布在郁闭度较高的林下,透光率越低,光照不足,加之土壤瘠薄,水分供应不足,生长发育缓慢,地茎年均生长不足10厘米,导致种群更新困难,种群密度下降。这种异向演替可能是矮牡丹种群濒危的原因之一。三是矮牡丹生殖周期不稳定,近交衰退、有性繁殖能力差。矮牡丹的开花株龄为5-8年,通常间隔多年才开一次花,开花和结实率较低,产生的种子较少;另外,其种子具有的上胚轴休眠特性造成萌发率低、成苗困难、有性繁殖能力差,这也极大限制了其种群扩散一。四是人为挖采致使其种群数量减少和群内密度下降,以及人类活动导致其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也是矮牡丹濒危的重要因素。

3、保护措施:加强对野生资源的系统调查,制定合理的资源开发与保护规划,为保护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提供依据。通过建立资源原生境保护区。开展对矮牡丹生长发育特性、种群繁衍特性、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探讨在特定生境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动态、分布特性、遗传与进化、年龄结构与增长模式、种群的空间结构以及种群与生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变化规律,为扩大种群的繁殖、保护现有珍稀资源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支撑和对策。

举报
收藏 0
凤丹
凤丹拉丁学名:PaeoniaostiiT.Hongamp;J.X.Zhang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毛茛目科:毛

0评论2023-06-01708

黑牡丹
黑牡丹拉丁学名:SubshrubbyPeony二名法:黑牡丹、木芍药、花王、洛阳王、富贵花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五桠果亚纲目:虎耳草目科:芍药科属:芍药属种:黑牡丹分布区域:原产中国。黑牡丹

0评论2023-02-101613

夏蜡梅
夏蜡梅拉丁学名:Calycanthuschinensis(W.C.ChengS.Y.Chang)W.C.ChengS.Y.ChangexP.T.Li别名:黄梅花、蜡木、大叶柴、牡丹木、夏梅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毛茛目科:蜡梅科

0评论2022-02-09429

荷包花
荷包花别名:元宝花、鱼儿牡丹、蒲包花中文学名:荷包花拉丁学名:CalceolariacrenatifloraCav.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合瓣花亚纲目:管状花目科:玄参科属:蒲包花属种:荷包花命名者及年

0评论2021-12-07458

大野牡丹
大野牡丹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桃金娘目科:野牡丹科属:野牡丹属种:大野牡丹。大野牡丹,别名:大暴牙郎,拉丁文名:MelastomaimbricatumWall.为野牡丹科、酸脚杆属的一

0评论2021-04-02590

归到江南无此花,唐代牡丹何时传到南方
许多证据可以表明对牡丹的栽培和推崇是由北向南传播的。白居易《看恽家牡丹花戏赠李二十》有“香胜烧兰红胜霞,城中最数令公家。人人散后君须看,归到江南无此花”之句,说明牡丹在长安风行了一百多年后,至中唐时期

0评论2021-03-13320

牡丹组
牡丹组拉丁学名:Sect.MoutanDC.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毛茛目科:毛茛科亚科:芍药亚科属:芍药属组:牡丹组。牡丹组(学名:Sect.MoutanDC.)是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科灌木

0评论2021-02-161135

野牡丹
野牡丹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纲: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亚纲:原始花被亚纲Archichlamydeae目:桃金娘目Myrtiflorae科:野牡丹科Melastomataceae亚科:野牡丹亚科Melastomatoideae族:野牡丹族T

0评论2020-09-15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