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些大规格树木或者不宜裸根种植的绿化苗木都会带土球移栽,以提高其成活率,但在园林绿化栽植过程中,常有土球破散的情况。那么,散了土球的苗子怎么处理呢?
专家经多年实践,总结出一套减少土球破散及提高破散土球苗子成活率的方法,现介绍如下,供读者参考。
一、土球破散的原因
1、挖的方法不当
起挖前没有适当浇水,土壤过干,这样的土球在运输过程中,稍微一颠簸就会破散。
2、土球过大
有人会问,土球不是越大越好吗,土球越大,根系越多,越利于绿化苗木成活呀?为什么还将土球大作为一个问题呢?土球过大并不一定是好事,起挖土球(乔木)一般以树木胸径的6倍至8倍为宜,土球过大不仅浪费人工,而且在起挖调运的时候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而且土球容易破散。
3、运输途中不小心,导致土球破散
二、怎样才能有效防止土球破散?
首先,要在起挖土球前一周浇一次透水。这次水可以让树体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利于成活,也利于土壤成球,在起挖和吊装过程中不容易破散。
二是不能盲目贪大,土球要保持适当的规格。另外,对于一些裸根栽植的绿化苗木,不应该画蛇添足地起挖土球,如国槐大中小规格均可裸根,而法桐、白蜡在胸径15厘米以下规格的苗子都可以不用起挖土球。
三是要谨慎运输。不管是长途还是短途,司机都应慢速、匀速行驶,保持土球稳定,防止出现破损。
三、土球破损苗子的栽植方法
1、对于有裂痕的土球
可以采取局部保护的办法,用麻袋片蘸水后固定,防止土球裂纹继续扩展,然后及时栽植。对于局部破散的,要轻轻地将破损部分的土壤扒掉,裸露的根用湿润的麻袋片遮盖,防止阳光暴晒,种植时,要轻轻踩踏,特别是对裸根部分既不能踩踏过狠,也不能跑风漏气。
2、对于整个土球破散的
当务之急是将土壤轻轻地扒开,必须谨慎操作,在作业过程中要尽可能保持根系完整,减少损坏。
3、如果土球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土球破散,特别是大规格苗子,必需采取挽救措施:
一是要找到破散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
二是要对破散的土球进行保护,如用湿润的麻袋片遮盖等措施,防治根系裸露,遭受日灼或干热风的吹袭。
到达目的地后,要先栽植土球破散的苗子,不可搁置时间过长。对于土球整体破散的苗子,在日常养护中要加强管理,特别要注意水肥管理。
绿化设计需细化苗木品种
近几年来,各单位不断进行绿化工程建设,希望通过优化设计达到一个近乎完美的绿化效果,但结果往往难以如愿。原因之一就是苗木品
0评论2024-04-18262
园林绿化植物养护管理方案
一月份:全年中气温最低的月份,露地树木处于休眠状态。1、冬季修剪:全面展开对落叶树木的整形修剪作业;大小乔木上的枯枝、伤
0评论2024-04-02307
绿化苗木的培育方法及栽植管理
春天是各种绿色种苗欣欣向荣的季节,有很多苗农朋友最近都要小编多普及一点关于绿色苗木种植的技巧,下面就为大家总结了一篇绿化
0评论2023-11-03311
浅谈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在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设计原则,切实提高小区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一、景观生态原则景观的生态营造为的是实现与自然的融合和亲近,能够形成与自然一致的地形,同时还要有类型多样的能够体
0评论2022-03-15349
住宅区的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现代人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自己住宅区的园林景观环境需求标准越来越高,尤其是绿色生态城市建设使得开发商也越发重视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建设,也期望藉此生态优美的居住区环境刺激购房欲望,赢得更好的售房收益。
0评论2022-03-15332
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3点建议
近年来,人们对小区环境越来越重视,对于景观的要求已不再是单一的几块草皮、几株树木那么简单,因此做好居住小区的园林绿化景观设计,是改善小区环境的重中之重。下面建科园林景观就浅谈一下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景观设
0评论2022-03-15372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与施工常见问题解决对策
首先要完善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方法。设计人员要因地制宜设计,即能够将人文和自然融入其中,同时满足自然法则,不断推进可持续性发展理念,进一步设计出让居民有归属感的小区,当然实际的设计成果要满足外界环境要
0评论2022-03-14397
钢铁企业厂区绿化设计原则
随着我国基建的发展,钢铁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在节能环保背景下,更多的钢铁企业在追求生产效益的同时,加强了对厂区绿化建设的重视,逐渐涌现出更多“花园式”厂区。合理的厂区景观设计,不但可以美化厂区环境,而且
0评论2022-03-13368
微地形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原则
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充分利用微地形景观设计,提高绿地覆盖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微地形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质量密切相关。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高度重视,严格遵循相关原则,确保城市园林的顺利实施,建设高效合理的
0评论2022-03-12354
乡村振兴背景下景观绿化建设具体优化对策
落实乡村振兴,加强地区景观改造,改善乡村生态发展势在必行。美丽乡村建设人员需加强统筹规划,对民俗民风及所面临的各项环境问题应全面考虑,并在保证满足当地居民群众对景观建设要求的同时,充分带动产业发展。1
0评论2022-03-1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