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小袋蛾的防治方法

2015-11-11 13:395040佚名苗业网

小袋蛾

近几年有小袋蛾轻微发生,主要发生在红叶李、香樟、悬铃木、重阳木、三角枫、山茶及果树等植物;该虫食性杂,低龄啮食叶肉残留叶面,3龄后食叶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常将叶片吃光,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

小袋蛾1年发生2代,以3-4龄幼虫在囊中悬挂在树枝上越冬,第二年3月开始活动取食,5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至6月中旬成虫羽化,6月下旬成虫开始产卵,一般雌虫可产卵109-266粒。

第1代幼虫危害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第二代幼虫危害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幼虫可借助风力扩散蔓延,8-9月危害最烈,大量取食叶片,至11月天气寒冷后进入冬眠。

小袋蛾的防治方法:

1、人工摘袋囊,冬季阔叶树落叶后可见到树上袋蛾的袋囊,采用人工摘除。

2、利用袋蛾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3、化学防治,袋蛾对敌百虫药剂较敏感,使用90%敌百虫晶体2000倍液,可取得较好效果。20%菊杀乳油1000-1500倍液等,喷雾时注意到树冠的顶部,并要求喷湿护囊。

举报
收藏 0
小蓑蛾、小袋蛾、小皮虫防治方法
小蓑蛾、小袋蛾、小皮虫防治方法——小蓑蛾Alania minuscla Butler又名小袋蛾、小皮虫等。属鳞翅目,蓑蛾科。分布于许多地区。为害法桐、榆、小叶朴、大叶紫薇、羊蹄甲、香樟、紫荆、山茶、银杏、罗汉松、柏、红叶李

0评论2017-01-1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