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叫黄绿条螟,扑灯蛾等。分布极广,是世界性害虫。我国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各省区。草地螟是杂食性害虫,危害植物有49种之多,其中包括各种作物和各种牧草。以幼虫为害,初令幼虫多集中在植物嫩梢上,取食叶肉,三龄以后,全部叶片被取食殆尽,仅留叶脉,致使植物全部干枯死亡。成虫为灰褐色蛾子,体长10-12mm。前翅灰褐色,外鳔有淡黄色条纹,近中央有一较大的黄白色斑,稍成方形。后翅灰色,外缘有两条平行的黑色沼状条纹。成虫主要在傍晚和夜间出来活动,有趋光性。幼虫性暴烈,行动活跃,多在傍晚开始取食为害牧草,幼虫在9月左右入土化蛹越冬。草地螟发生时期和发生代数各地区不同。内蒙、东北、华北地区一年二代。一般成虫期14-20d,卵期13-10d,幼虫期20-30d,蛹期12d左右。
防治方法可分为农业防治法和药剂防治两种。
1、农业防治法是通过秋耕灭幼虫。也可在成虫产卵的地方,采用除草灭卵的方法。适期灌溉,可消灭幼虫或卵。
2 、药剂防治:幼虫期用6%可湿性666粉一斤,加水75~150kg,每亩用药0.5kg。也可用0.5% 666粉,每亩1.5~2.5kg喷粉,效果良好。
草地螟防控技术
草地螟防控技术——草地螟属间歇性暴发、迁飞性、杂食性重大害虫。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专家会商预测,2014年草地螟一代幼虫在内蒙古东部、新疆北部中等发生,西北和华北其他地区及东北大部偏轻发生,农田及其周边发
0评论2017-02-03273
草地螟虫的预防措施
草地螟虫的预防措施形态特征:草地螟虫成虫 体长8~12mm,翅展24~26mm;体、翅灰褐色,前翅有暗褐色斑,翅外缘有淡黄色条纹,中室内有一个较大的长方形黄白色斑;后翅灰色,近翅基部较淡,沿外缘有两条黑色平行的波纹。卵
0评论2017-01-27380
草地螟病害防治方法
1、鉴于草地螟幼虫的严重危害性,一要严密监测虫情,加大调查力度,增加调查范围、面积和作物种类,发现低龄幼虫达到防治指标田,要立即组织开展防治。二要认真抓好幼虫越冬前的跟踪调查和普查。2、此虫食性杂,应及时清除
0评论2016-08-01508
草地螟草地螟的科学识别及防治方法
草地螟是什么样的害虫?草地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名黄绿条螟、甜菜网螟,是我国北方农作物和草原的主要害虫。草地螟食性很杂,寄主植物约有35科,200多种,主要危害甜菜
0评论2016-04-19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