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黄杨绢野螟防治要适时

2016-06-18 23:275300

随着小叶黄杨、雀舌黄杨等黄杨类绿化树种的引进与普及,黄杨绢野螟在多地严重暴发,使绿化工作蒙受重大损失,城市环境受到污染,需引起高度重视,加强对其防治,控制其进一步扩散蔓延。其主要危害黄杨科植物,以及冬青、卫矛等植物,其中又以小叶黄杨和雀舌黄杨受害最重。

根据往年防治病虫害的经验,今后一段时期很可能是黄杨绢野螟的高发期。这种虫子主要危害黄杨科的小叶黄杨、锦熟黄杨、瓜子黄杨等苗木,要及时发现,及时防治,否则可能造成成片小叶黄杨死亡,影响观赏效果。

虫害现场,我们可以看到小叶黄杨的叶子上缠绕着很多丝状物,像是被蜘蛛网似的白丝笼罩着,丝上还粘有一些虫子粪便(黑色颗粒物)。虫子多时整个植株的枝叶上,密密麻麻到处都是。小叶黄杨绢野螟的幼虫食害嫩芽和叶片,经常吐丝缀合叶片,使受害叶片出现枯焦的状况,严重的苗圃被害株率在50%以上,甚至可达100%。该虫爆发时叶片可被吃光,造成小叶黄杨成株枯死。

黄杨绢野螟习性成虫多在傍晚羽化,次日交配,交尾后第2日产卵。卵多产于叶背或枝条上,多块产,少数散产,每卵块3粒至13粒,每次产卵123粒至219粒。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常栖息于阴蔽处,性机警,受惊扰迅速飞离,夜间出来交尾、产卵,具趋光性。幼虫孵化后,分散寻找嫩叶取食,初孵幼虫于叶背食害叶肉。2龄至3龄幼虫吐丝将叶片、嫩枝缀连成巢,于其内食害叶片,呈缺刻状。3龄后取食范围扩大,食量增加,危害加重,受害严重的植株仅残存丝网、蜕皮、虫粪,少量残存叶边、叶缘等。幼虫昼夜取食危害,4龄后转移危害,遇到惊动立即隐匿于巢中,老熟后吐丝缀合叶片作茧化蛹。下面介绍一下黄杨绢野螟对小叶黄杨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发生规律

该虫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3代,以第3代的低龄幼虫在叶苞内做茧越冬,次年4月中旬开始活动危害,然后开始化蛹、羽化,5月上旬始见成虫。越冬代整齐,以后存在世代重叠现象,10月以3代幼虫开始越冬。各代(越冬代除外)各虫态平均历期:卵9天,幼虫26天,蛹8天,成虫9天。幼虫一般5龄至6龄,越冬代则为9龄至10龄。

黄杨绢野螟成虫体长14毫米至19毫米,翅展33毫米至45毫米。头部暗褐色,头顶触角间的鳞毛白色。触角褐色。下唇须第1节白色,第2节下部白色,上部暗褐色,第3节暗褐色。胸、腹部浅褐色,胸部有棕色鳞片,腹部末端深褐色。翅白色半透明,有紫色闪光,前翅前缘褐色,中室内有两个白点,一个细小,另一个弯曲成新月形,外缘与后缘均有一褐色带,后翅外缘边缘黑色褐色。

卵椭圆形,长0.8毫米至1.2毫米,初产时白色至乳白色,孵化前为淡褐色。

幼虫老熟时体长42毫米至46毫米,头宽3.7毫米至4.5毫米。初孵时乳白色,化蛹前头部黑褐色,胴部黄绿色,表面有具光泽的毛瘤及稀疏毛刺,前胸背面具较大黑斑,三角形,2块。背线绿色,亚被线及气门上线黑褐色,气门线淡黄绿色,基线及腹线淡青灰色;胸足深黄色,腹足淡黄绿色。

蛹纺锤形,棕褐色,长24毫米至26毫米,宽6毫米至8毫米。腹部尾端有臀刺6枚,以丝缀叶成茧,茧长25毫米至27毫米。

防治方法

黄杨绢野螟是一种危害逐步加重的危险性园林虫害,是黄杨类植物上的恶性害虫,应引起警惕,注重防治。对其防治需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搞好检疫,注重人工防治,并适时合理用药。

检疫及物理防治

该虫寄主仅限于黄杨科,且成虫飞翔力弱,远距离传播主要靠人为的种苗调运。因此,搞好检疫,杜绝害虫随苗木调运而扩散,可有效控制该虫蔓延危害。

冬季清除枯枝卷叶,将越冬虫茧集中销毁,可有效减少第二年虫源。利用其结巢习性在第一代低龄阶段及时摘除虫巢,化蛹期摘除蛹茧,集中销毁,可大大减轻当年的发生危害。在成虫产卵的高峰期,铲除根际周围杂草上的卵块及初孵幼虫,冬季翻耕根际土壤,可杀死越冬虫蛹。

生物防治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诱杀:在成虫发生期于黄杨科植物周围的路灯下利用灯光捕杀其成虫,或在黄杨集中的绿色区域设置黑光灯等进行诱杀。

保护利用 天敌对寄生性凹眼姬蜂、跳小蜂、百僵菌以及寄生蝇等自然天敌进行保护利用,或进行人工饲养,在集中发生区域进行释放,可有效地控制其发生危害。
合理用药

用药防治仍是控制该虫的重要应急措施。可推广使用一些低毒、无污染农药及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灭幼脲悬浮剂、BT乳剂等。对于往年发生严重的地段使用灭幼脲悬浮剂,灭幼脲影响卵的呼吸代谢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DNA和蛋白质代谢,使卵内幼虫缺乏几丁质而不能孵化或孵化后随即死亡。在幼虫期施用,使害虫新表皮形成受阻,延缓发育,或缺乏硬度,不能正常蜕皮而导致死亡或形成畸形蛹死亡。1000倍液连续防治两遍效果极好,两遍防治时间间隔两周,以解决世代重叠问题。

搞好虫情测报,适时用药,用药防治的关键期为越冬幼虫出蛰期和第1代幼虫低龄阶段,可用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等有机磷农药,大发生时用20%灭扫利乳油1500倍液喷洒防治,效果很好。注意喷药应彻底,对下部幼嫩叶片及地面也不应漏喷。

举报
收藏 0
黄杨科
黄杨科拉丁学名:BuxaceaeDumort.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无患子目亚目:黄杨亚目科:

0评论2023-05-24157

瓜子黄杨盆景的制作与养护
瓜子黄杨,又名小叶黄杨、千年矮等,黄杨科黄扬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原产我国中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性喜温暖、半阴、湿润气候

0评论2023-04-06244

黄杨绢野螟
黄杨绢野螟、黄杨绢野螟

0评论2022-01-211008

小蜡
小蜡拉丁学名:LigustrumsinenseLour.别名:山指甲、小蜡树、黄心柳、水黄杨、千张树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合瓣花亚纲目:捩花目亚目:木犀亚目科:木犀科亚科:木犀亚科族:木犀榄族属:

0评论2022-01-152711

黄杨绢叶螟4月发生预测与防治
黄杨绢叶螟4月发生预测与防治一、黄杨绢叶螟的发生与危害1、寄主植物:主要危害寄主植物为为害小叶黄杨、雀舌黄杨、瓜子黄杨等黄杨类绿化植物。2、危害部位:幼虫吐丝缀叶做巢取食危害寄主植物叶片、嫩梢;发生严重

0评论2021-10-20379

高山黄杨
高山黄杨拉丁学名:BuxusrugulosaHatusima别名:山黄杨(四川黑水)界:植物界纲:双子叶植物纲科:黄杨科属:黄杨属分布区域:四川西南至西北部。高山黄杨(学名:BuxusrugulosaHatusima),黄杨科黄杨属植物,灌木

0评论2021-04-16745

豆瓣黄杨
豆瓣黄杨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牻牛儿苗目Geraniales科:黄杨科属:黄杨属种:豆瓣黄杨。豆瓣黄杨,学名:Buxussinica(Rehd.etWils.)Cheng别名:小叶黄杨、锦熟黄杨、黄杨木、瓜子黄杨、黄杨

0评论2021-04-161565

黄杨绢野螟9月份发生与10月份预报
黄杨绢野螟9月份发生与10月份预报黄杨绢野螟的发生状况与预测:黄杨绢野螟在合肥地区危害较为普遍。踏查监测结果表明,第3代成虫于9月上旬陆续羽化;进入9月中下旬第4代幼虫陆续孵化危害。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处于成

0评论2019-11-19744

朝鲜黄杨
朝鲜黄杨学名:Buxussinicavar.koreana(NakaiexRehder)Q.L.Wang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无患子目亚目:黄杨亚目科:黄杨科属:黄杨属种:黄杨变种:朝鲜黄杨命名者及年代:(

0评论2019-06-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