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蚱蝉的防治技术

2017-01-12 17:402600佚名苗业网

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又名黑蝉。属同翅目,蝉科。全国分布。为害白蜡、刺槐、杨、柳、樱花、榆、元宝枫、碧桃、红叶李、山楂、柑橘、板栗、桃、杏和葡萄等多种林果植物。成虫刺吸寄主枝条汁液,造成枝条萎缩,树势明显衰弱。若虫在土壤中刺吸根部汁液。

蚱蝉成虫体长为46毫米左右,翅展为124毫米左右,漆黑色,有光泽。中胸背板较大,中央有X字形黄褐色隆起,体被有金黄色绒毛。翅透明,翅脉浅黄或黑色。雄虫腹部有鸣器,雌性没有。卵乳白色,梭形。老龄若虫形态略似成虫,黄褐色,有光泽,前足为开掘足,有翅芽。

蚱蝉综合防治

1、人工捕捉 人工捕捉成虫或刚露地面的老熟若虫。

2、消灭虫源 结合树木冬季整形修剪,剪除带卵枝条,以消灭虫源。

举报
收藏 0
黑蚱蝉的发生及防治方法
黑蚱蝉别称 黑蚱、蚱了、爬树猴、蜘了、鸣蝉、蜂獠等,黑蚱蝉多年发生一代,以若虫在土壤中或以卵在寄住枝干内越冬。若虫在土壤中刺吸植物根部,为害数年,老熟若虫在雨后傍晚钻出地面,爬到树干及植物茎杆上脱皮羽

0评论2016-12-31378

蚱蝉防治
一、蚱蝉为害特点:蚱蝉又名知了,我国南北各省均有广泛分布,为害的木本植物有几十种。以若虫在土中吸食根的汁液,成虫在枝干上刺吸树液,特别是成虫在枝条上产卵,造成螺旋状的伤痕,以致枝梢干枯而死。凡是夏季蝉

0评论2016-12-21240